在內蒙古高原的凜冽寒風中,國合烏拉特續建風電項目施工人員裹着加厚棉大衣,在零下20℃的低溫中吊裝風機;在新疆戈壁的烈日下,哈密光伏項目的建設者們克服40℃的高溫,用防曬布裹緊身體安裝組件;在山西黃土高原的溝壑間,岢嵐項目的無人機吊運光伏板跨越深溝……
截至9月11日,國家能源集團國神公司已建成投産新能源裝機250萬千瓦,在建新能源裝機178萬千瓦。該公司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把清潔能源工程建設作為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的主戰場,錨定“工期短、造價低、質量優、效益好”的精品工程目標,以“一張圖、一本書、一&&”為抓手,在祖國大地上編織着一張綠色能源大網。
一張圖:謀全局與時間賽跑
“倒排工期、挂圖作戰”是國神公司每個建設項目的真實寫照。這張特殊的圖,囊括了全部擬建、在建項目各級節點的時間坐標。
走進國神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王磊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鋪滿整個墻面的《國神公司2025年新能源、鐵路專用線工程建設“一張圖”》。
這張圖是實現各項目節點任務精準管控的關鍵。畫好這張圖,要梳理項目從前期準備到開工建設涉及的一切事項,缺一不可,尤其是要將計劃節點的必備條件納入預控。
“比如説主機設備招標這個節點,我們要提前預控資金落實情況、標書編審流程、投標限制價審批等事項,以條件的落實落地確保計劃按期完成。”王磊介紹,“既要保證計劃的剛性,又要杜絕‘憑想象、拍腦袋’定計劃,處處細節考慮周全,才能得出一張既符合實際、又能夠高效推動項目建設的時間圖。”
圖畫好後,便要“按圖索驥”,一個一個節點去落實。“公司對每個項目設立了專項獎勵基金,按期完成的節點足額兌現獎勵,未按期完成的節點每拖延一天扣罰500元,獎勵基金扣完為止。”工程建設部徐衛超介紹。截至8月底,集團公司管控的節點計劃完成率100%。
照着時間圖嚴控工期,與時間賽跑是工程建設的常態。然而,這還是一張動態圖,要隨時應對計劃外的特殊情況,作出相應調整,使得衝刺任務更加艱巨。
圖為岢嵐光伏項目工作人員檢查工程建設安全措施
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文,以2025年6月1日為分界,對新能源項目實行“新老劃段”,存量與增量項目差異化入市。公司項目在政策節點前並網將更有競爭優勢。
“政策一出,我們立即全面梳理各項目進度,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對有條件趕工期提前並網的項目進行評估,調整首並時間,搶時間就是搶效益。”徐衛超説。
在山西岢嵐10萬光伏項目部,項目負責人趙孔友忙得腳不沾地,要提前首並,又要保證施工安全、工程質量,現有人員、設備捉襟見肘。而最大的難題是,山路崎嶇陡峭,積雪未消,組件到貨了也運不上山。
“我們試了很多辦法,用小貨車只能勉強拉到半山腰,往後幾乎無路可走,人走上去都困難,更別説把設備運上去了。”趙孔友回憶。
施工陷入僵局時,該公司工程管理部提出採用無人機運輸的建議。實施後,無人機單次可吊運70公斤的光伏組件跨越深溝。到目前,這條“空中通道”累計運輸物料超過1600噸。
經過多方努力,5月29日,該項目南區5號發電單元第一台逆變器順利啟動,較內控計劃提前4個月完成首並任務。
一本書:抓合規築質量基石
“一本書”指的是國神公司電力項目開發建設指導書。這本書是推動項目合規建設、保障工程質量的“圭臬”。
作為國內最早深耕煤電一體化運營的專業化企業,國神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綠色轉型並非易事。長期運營煤礦和火電項目,有經驗的新能源項目基建管理人員鳳毛麟角,建設人員若不懂規、不守規,難以支撐項目開發建設重任。
有困難要上,硬骨頭要啃,是刻在國神人骨子裏的倔強。缺乏新能源建設經驗,那就學,以最快速度學!為此,國神公司工程建設部、計劃發展部、技術支持中心系統梳理了新能源項目前期工作、基建全過程管理要點,整合集團及公司現行管理制度標準及典型經驗,共同編制了這本“項目建設寶典”,為項目單位提供清晰的管理路徑和工具支撐,以明確的標準、詳盡的業務指南依法依規依紀推進項目建設。
“我們這本書包括了項目前期和基建所有流程的工作規範。”徐衛超介紹,前期部分包括新能源項目投資機會研究、可行性研究等階段各專項報告及支持性文件辦理流程;基建部分自新能源項目投資批復文件下發,至項目竣工驗收完成,涵蓋了初步設計、設備採購、現場準備、施工、試運行、竣工驗收、項目後評價的全流程工作內容,更明確了各階段工作對應的制度依據、風險防控措施。
圖為國神準東煤電公司60萬千瓦光伏首&主變壓器就位現場
在新疆奇&縣大泉塔塔爾族鄉,準東煤電公司國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項目總裝機容量600兆瓦,投産後每年預計可為電網提供11.56億千瓦時清潔電能。
“之前沒有光伏項目建設經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很多工作遇到了才安排,對可能存在的合法、合規風險把握不好。”準東光伏項目技術人員張志超説,“之前場區詳勘沒有做完就進行了主體施工單位招標,使得後期基礎工程量變化較大,造成工作被動。有了這本指導書後,即使沒有經驗,按照書上的流程來,也不會出錯,這樣做事,我們心裏也踏實。”
在以指導書規範各項目建設的同時,工程建設部按照“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原則,建立合規性檢查&賬,對各項目招標文件、技術協議、合同的一致性,履約付款情況、往來函件、設計變更等過程管理資料全面梳理,共備案合規性文件清單73項。
一個&&:強管理促成本領先
在電力工程建設中,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工期、造價、質量、效益”是核心把控要素。為了全面落實集團“不超工期、不超概算,安全、質量、環保零事故”(“兩不超、三個零”)要求,強化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配置,提高管理效能,突出成本領先,建設一個數字化智能化基建項目管控&&,尤為重要。
“我們籌備這個&&快一年了,建成後,將實現對所有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建設部副主任王勇坦言,“以後,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立項、投決以及後續的工程結算、竣工驗收等全過程都能規範管控,徹底解決項目管理中的信息孤島、風險防控手段單一、流程協同效率低等痛點。”
今年是國神公司的“管理提升年”,在&&建成上線之前,線下的成本管控基礎工作是提升工程建設管理質量的重中之重。
國神公司對2002年以來實施的62個前期、基建項目進行了全面梳理。對43個前期項目從合規性經濟性風險、集團前期工作導向、內外部建設條件等方面進行分析,將項目分為有序推進、暫緩推進、終止退出三類,其中暫緩推進項目5個,終止退出項目21個。
圖為國神和豐50萬千瓦風電項目風機基礎澆築現場
工程建設部組織在建新能源項目從減少非生産設施、生産輔助設備、優化設備材料選型等方面持續開展設計優化,優化後投資減少0.41億元。在和豐50萬千瓦風電項目初步設計審查收口階段,通過優化風機至箱變電纜、生産綜合樓減少面積等,節約投資1.36億元。
旋轉的風機矗立戈壁、光伏藍海延綿山丘,在追風逐日的征程中,國神公司以科學高效的工程管理,書寫着能源革命的新篇章,為實現“雙碳”目標馳而不息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