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8月4日-8月8日),能源領域熱點頻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標誌着電力市場“1+6”基礎規則體系構建完成,為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奠定堅實規則基礎。地區方面,8月6日23:45,隨着密雲區北莊鎮最後一路受損的10千伏楊家堡路全路恢復送電,北京受災區域行政村和有人居住自然村全部恢復市電供應,實現戶戶通市電。
8月5日
七部門重磅發布: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
8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加快建設支持高碳産業綠色低碳化轉型的金融標準體系。強化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多元化綠色金融工具在製造業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應用。堅持“先立後破”,推動銀行支持高碳行業符合綠色低碳技術改進方向以及産能置換政策的項目和企業。完善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開發支持綠色製造的金融産品,加大對環保、節能、節水、清潔生産、資源綜合利用、綠色製造、低碳等領域的投入,支持綠色工廠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
8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30年,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依託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央企業等,建設一批國家碳計量中心,加強碳計量政策研究和科技創新,補齊碳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和標準物質短板,強化碳計量檢定和校準能力建設,制定一批碳計量技術規範,建立相對完善的碳計量量值傳遞溯源體系,服務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四部門發文加強乏燃料運輸管理
為加強核電站乏燃料運輸管理,保障乏燃料運輸安全,近日,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四部門發布了《核電站乏燃料運輸管理辦法》。據了解,乏燃料是指在反應堆堆芯內受過輻照並從堆芯永久卸出的核燃料。根據《管理辦法》內容,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國務院核工業主管部門、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對乏燃料運輸進行監督管理。
國家能源局答覆關於電力外送的建議
截至8月5日,國家能源局已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建議中關於電力外送的建議進行一系列答覆。答覆內容包含“疆電外送”後續通道規劃建設、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與興安盟“綠電進京”項目、吐魯番外送基地等方面。
8月6日
《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正式印發 將於10月實施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下稱《規則》),這是我國首部全面規範電力市場計量結算的基礎規則,將於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規則》明確了市場經營主體、電力交易機構、電力調度機構、電網企業等各類市場成員結算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首次明確了電網企業核對結算依據的職責,並規範了核對流程,統一了度量單位和結算科目式樣。
《規則》&&後,標誌着以《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為基礎,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規則為主幹,信息披露、市場註冊、計量結算為支撐的電力市場“1+6”基礎規則體系構建完成,為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奠定堅實規則基礎。
《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修訂版)》公開徵求意見
據生態環境部8月6日官網消息,為進一步提升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導各地方編制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寫形成了《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修訂版)》,現公開徵求意見。
國家能源局公示綠色液體燃料技術攻關和産業化試點項目(第一批)
據國家能源局網站8月7日消息,根據《國家能源局技術示範和改革試點工作管理辦法》(國能綜通法改〔2023〕61號)等有關要求,經組織專家評審,擬支持國投生物3萬噸/年纖維素燃料乙醇等9個項目開展綠色液體燃料技術攻關和産業化試點工作,現予公示。
8月4日
上海、福建、重慶風光發電100%並網消納
據全國新能源消納檢測預警中心8月4日消息,根據《國家能源局關於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21〕25號),為引導新能源理性投資、有序建設,現將2025年6月各省級區域新能源並網消納情況公布如下。
注:按照《國家能源局關於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國能發電力〔2024〕44號),新能源利用率按僅考慮系統原因受限電量的情況計算。
上半年風電機組産量增速超過70%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8月4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重點監測的122種主要産品中,84種産品産量同比增長。其中,發電機組産量同比增長60.5%,太陽能電池産量同比增長18.2%。上半年,機械工業産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其中,風電機組産量增速超過70%,佔發電機組産量的比重超過一半。
8月4日
海陽核電3號機組核島模塊吊裝完成
據國家電投集團8月4消息,海陽核電3號機組大型模塊全部吊裝完成,全面進入安裝、調試階段。與3號機組同步建設的4號機組均採用自主設計的國産化技術,2027年全面投運後,4&機組年發電可達400億度,能滿足山東省一半居民生活用電需求。緊鄰的5、6號機組已於今年4月獲得核準,全部建成後,海陽核電不僅減碳效益顯著,還能提供強大的供熱能力。
靈紹直流工程9年為華東送電4000億千瓦時
據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消息,截至8月3日,±800千伏靈紹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寧夏靈武—浙江紹興)累計向華東輸送電量突破4000億千瓦時大關,達到4009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燃煤1.5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4億噸,在實現西北能源基地資源優勢高效轉化的同時,為華東負荷中心的電力需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國內首&27.5千伏智能移動高壓室在陜投用
8月4日,由許繼電氣所屬交大許繼、德理施爾公司聯合研製的國內首&套27.5千伏智能移動高壓室,在西安鐵路局延安變電所正式投入運行。這一創新成果的落地,標誌着我國鐵路電力保護系統在智能化、集成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鐵路供電保障開闢了高效靈活的新路徑。
8月6日
世界首&660兆瓦超超臨界“W”火焰鍋爐試運成功
8月6日,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織金“上大壓小”異地改建項目(2&660兆瓦)1號火電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試運期間,機組運行穩定,各項性能指標優良,平均負荷率達到90%。這標誌着搭載世界首&660兆瓦超超臨界“W”火焰鍋爐的1號機組已完全具備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的條件。
國家電網用電負荷連續三天創歷史新高
本週以來,受大範圍高溫高濕天氣影響,全網用電水平持續攀升,8月4~6日,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用電負荷連續三天創歷史新高,最大負荷達12.33億千瓦,較去年11.80億千瓦的極值增長5300萬千瓦。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井下大功率電加熱蒸汽發生技術獲突破
據新華網8月6日新聞,中國石油遼河油田自主研發的3兆瓦井下大功率電加熱蒸汽發生器在杜84-興H106井完成33天連續試驗,産出幹度超70%的飽和蒸汽,標誌着3兆瓦井下大功率電加熱蒸汽發生技術在工程應用中邁出關鍵一步。這項技術推動了蒸汽生産以電代氣的突破,為稠油開發開闢了綠色轉型新路徑,還可助力頁巖油、煤層氣的開採以及深層、超深層稠油SAGD(蒸汽輔助重力泄油技術)開發。
8月7日
國家能源集團7月份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8月7日消息,7月份,國家能源集團完成發電量12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刷新單月發電量歷史紀錄。7月份,國家能源集團日發電量連續16天超40億千瓦時,7月28日發電量達42.7億千瓦時,創今年以來單日發電量新高和迎峰度夏曆史新高。清潔能源發電同比提升18%,創歷史新高。
我國核電行業首個系統性研學品牌正式發布
8月7日,中國廣核集團在第十三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上宣布,將推出工業研學課程體系,併發布全國核電行業首個系統性研學品牌“核光同行”。中廣核十大核電基地還與所在地教育部門及旅行社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寬研學資源渠道。
8月4日
海南省:大力發展海上風電
8月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海南省加快構建具有特色和優勢現代化産業體系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行動方案》指出,做優做強綠色低碳産業。加快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提升産品碳足跡競爭力。支持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積極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推動臨高打造新型建築“設計-研發-製造-交易”全産業鏈,到2027年臨高新型建築産業集群産值達60億元。支持海口圍繞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禁塑等領域培育綠色製造産業集群。依託環島西線海上風電資源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力爭到2027年昌江清潔能源産業集群産值突破125億元,全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超87%。
上半年浙江用電量3233億千瓦時,增長7.1%
據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8月4日消息,上半年,浙江全社會用電量323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增速分別高出山東、江蘇、廣東等經濟大省4.4、3.8、2.3個百分點,跑贏浙江GDP增速,表明浙江電力供應充足、經濟發展動能強勁。
8月5日
四川約1.5億千瓦裝機電源應發盡發
據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8月5日消息,近日,川渝等地持續高溫,用電負荷持續攀升。7月,四川電網用電負荷兩次創新高,超7200萬千瓦;8月,四川電網最大用電負荷預計超7400萬千瓦,同比增長6.8%。據了解,目前四川電網全網總裝機約1.5億千瓦,其中水電約1億千瓦、新能源2250萬千瓦、火電2320萬千瓦,各類電源已實現應發盡發。
山東電網全網最高用電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8月5日11時24分,山東電網全網最高用電負荷達1.2361億千瓦,度夏第五次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度夏最高負荷(1.1452億千瓦,2024年8月3日)提高909萬千瓦,較今夏上一次創新高(1.2298億千瓦,2025年7月7日)提高63萬千瓦。
在該時刻,外電入魯電力達2719.3萬千瓦,風光新能源合計5015.4萬千瓦(風電575.1萬千瓦、光伏發電4440.3萬千瓦),省內直調機組發電出力合計4303.1萬千瓦,地方電廠發電出力合計635.8萬千瓦。
內蒙古建成大型二氧化碳利用埋存基地
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政府消息,截至8月5日9時,內蒙古巴彥油田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注入二氧化碳總量突破7萬噸,標誌着內蒙古建成大型二氧化碳利用埋存基地。
8月7日
北京受災區域全部恢復市電供應
據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消息,8月6日23:45,隨着密雲區北莊鎮最後一路受損的10千伏楊家堡路全路恢復送電,經過電力搶修人員不懈努力、晝夜奮戰,北京受災區域行政村和有人居住自然村全部恢復市電供應,實現戶戶通市電。
《山東省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實施方案》發布
8月7日,《山東省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實施方案》發布,其中指出,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部由市場形成。全省新能源項目(風電、太陽能發電)上網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根據電力市場建設及行業發展狀況,適時推動生物質發電等其他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
山西首次大規模集中調用新型儲能與虛擬電廠
據國網山西省電力有限公司8月7日消息,近日,山西首次開展集中大規模調用新型儲能和虛擬電廠,釋放225萬千瓦調節能力。據介紹,8月1日晚間用電高峰時段,該公司集中調度47座儲能電站、16座虛擬電廠參與用電負荷調節,供電、用電雙向調節最大功率達到225萬千瓦,其中新型儲能141萬千瓦、虛擬電廠84萬千瓦,佔實時用電負荷的比重達到6%。(新華網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