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法治宣傳教育法及全民普法工作有關情況。教育部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了教育部在推進學校法治教育方面的進展和成效。據了解,近年來教育部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各個階段。
我國目前在校學生超過2.8億,學校47萬所,是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群體和重點陣地。教育部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學校是法治宣傳教育的主陣地,青少年是法治宣傳教育法明確的重點對象。近年來教育部持續發力,從3個方面深入推進學校法治教育。一是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線,鑄牢青少年學生的法治思想根基。研發相關的學生讀本和教材指南,在課堂教學當中有機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二是以符合教育規律為原則,構建大中小學法治教育體系。教育部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為藍本,積極打造層次遞進、結構合理、有序銜接的法治教育體系。義務教育階段設置“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法律”的種子;高中教育階段,在“思想政治”等課程當中設置法治教學模塊,強調遵紀守法,樹立有權利就有義務的觀點;在高等教育階段設置“思想道德與法治”等公共基礎課程,使大學生進一步深化對法治理念、法治原則的認識與理解。三是以理論研究為動力,強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學理支撐。通過有組織科研,積極發揮專家研究能力,整合跨學科力量,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有關理論研究。
針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性不足的痛點,教育部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入耳入腦入心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關鍵。為提升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部準備了“六個一”組合大禮包,為孩子們提供更加豐富、可感可知的憲法法治學習體驗:堅持一場晨讀,開展教育系統“憲法晨讀”活動;建設一個網站,即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實施一個行動,設計“憲法衛士”行動方案;打造一個比賽,舉辦包括港澳學生在內的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比賽;開發一類場館,打造首家全國性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實踐示範基地;增配一支隊伍,聯同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等部門,制定實施《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持續配齊建強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記者 鄭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