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社研究部工作期間,因黨組織的政治要求,以及崗位職責和工作需要,認真學習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卷,雖然未必能全面深刻領悟到位,但通過學習,對實際工作有極具現實意義的實踐指導作用,尤其結合工作感觸,隨着對一些重大論斷、重要概念的進一步理解,能感覺到自己思想認識上在不斷提高。在此,分享淺顯感受。
思想治國,制度理政:《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集中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科學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事關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黨治國理政的重大時代課題。
通過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和思考,更加深刻領悟到治國理政,我個人的理解,核心在思想治國、制度理政。
主題教育,重在主題:出發點和落腳點的重心應該是落到“主題”上。讀書班也好,支部學習也好,黨員自學也好,乃至領導講黨課以及各種調研交流等,都是“教育”,目的都在提升主題把握、主題轉化、主題(選題)實施能力和成效上。“主題”是宗旨,“教育”是手段,教育為主題服務。
主題教育做得好不好,試金石是看主題把握能力是不是提升了,主題轉化、主題實施是否水平提高了,成果是否更務實了。主題,是黨建和業務融合的重要載體。教育,是確保主題轉化為實踐成果的重要保障。
主題,是黨建和業務融合的重要載體。
“政治三力”重在站位、創新、擔當:“判斷力”,實質是思想站位。“領悟力”,實質是創新,是領悟黨的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之後,工作效能提升,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推進事業發展。“執行力”,實質是擔當,是責任和使命擔當更出色。換個角度,判斷力是主題把握,領悟力是主題轉化,執行力是主題實施。
你是誰,是判斷力,是站位;為了誰,是領悟力和創新;服務誰,是執行力,更是擔當。要善於在哲學三問思考中,提升“政治三力”。
提升“政治三力”,要在站位、創新、擔當上着力。
意識形態責任制三大要素:意識形態,有很多定義和解釋,但基本的意思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世界觀等要素的總和,有的也理解為是對事物的理解、認知。
我個人的樸素理解,意識形態責任制有意識、形態、責任制三大要素。所謂意識,是思想認知。當你用黨的思想去指導你的工作和實踐時,便有“意識”。每個部門、每個單位的工作和實踐成果(産品)便有“形態”。用制度、機制去推動意識形態責任的履行,便形成了意識形態責任制。
主流媒體看能否主導輿論潮流:所謂主流媒體,關鍵看你能不能主導(引領)輿論潮流,如果做不到,在受眾心裏就算不上真正的主流媒體。
文化思想的核心是思想文化:文化思想的核心,是思想文化。知識,不等於文化。文化,閃耀的光芒是思想。
問題導向——問題,是需求,是關切,是挑戰,是意識,是導向:問題,首先是需求,是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訴求。問題,是關切,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人民群眾和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問題,是挑戰,是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面臨的挑戰。問題,是意識,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迫切需要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維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問題,是導向,是實踐創新要求,是增強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以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政治勇氣,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剷除頑瘴痼疾不含糊,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的勇氣和擔當。
問題,是需求,是關切,是挑戰,是意識,是導向。問題,來自於學習、觀察、研究、分析,源於使命感、責任感。問題,不等於負面。莫讓問題成了問題,更不能讓問題演變為頑疾。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也是黨不斷自我革命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所在。
黨性修養是人性的昇華:“領導幹部要把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作為終身課題,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要把政治修養擺在黨性修養的首位,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把學習遵守貫徹黨章黨規黨紀作為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為全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之初,性本善,是不是還應加一句,人之初,性也本惡。中國人歷來強調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加強黨性修養,個人理解,關鍵是要用黨的科學思想、創新理論和黨章黨規黨紀來涵養黨員幹部的心靈,特別是以此讓黨員幹部人性中的“善”得到弘揚、黨員幹部人性中的“惡”得到摒棄或改變。黨性修養,實質上修煉黨員幹部的人性,使我們從黨員不斷朝着共産黨人的品質要求前行。黨性修煉,是黨員幹部區別於普通百姓的更高標準的人性修煉,是人性的昇華。
以人民為中心關鍵在理解“人民”的涵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對我們普通人來説,就是要考慮你身在其中的企業服務的客戶、你身在其中的醫院服務的患者、你身在其中的學校所面對的學生、你身在其中的媒體所面對的讀者、你身在其中的政府所面對的公眾、你身在其中的部隊所保護的國家和人民等,他們所關切、他們所訴求、他們所期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為中心,關鍵在理解“人民”的涵義,這是出發點,也是立足點。
自我革命跟每個人都有關:自我革命是我們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組織和黨員無論處在哪個層級、擔負什麼工作,都應該有自我革命的責任。
實際工作中,個別黨員幹部常常會認為,自我革命是組織或領導的事,感覺自己所在部門或單位,沒有“人權”或“財權”,有時存在自我革命與己無關的心理甚至有看客心態,沒有認識到自我革命不僅是思想上的革命,同時有作風和能力的革命。
自我革命,是要自覺做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不是以“潔身自好”的名義,明明不讚同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卻又麻木不仁甚至不自覺地推波助瀾。覺得自己沒“實權”,就感覺自我革命和廉政建設離自己很遠,意識不到做工作時心裏想法過多、私心雜念太多,本身也是不夠廉政,認識不到寫報告時套話官話過多,也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
實現高質量發展,實質上是一場現代化發展征程中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跟每個人都有關。唯有不斷的自我革命,才能讓我們實現高質量的發展、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學懂弄通《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轉發了《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關於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通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出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一步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出版,對我們深刻把握黨的創新理論,深刻理解新征程上黨的歷史使命,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具有重大意義。我們要結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卷的學習實踐成果,及時跟進、學懂弄通《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深最新原創性理論和原理性貢獻,深刻理解思想和制度在治國理政中的偉大意義,更深領悟思想治國、制度理政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時代偉力。(作者:王學武,鄉情、親情文學知名作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科技日報社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