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大咖説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多方攜手,實現體重“防、治、管”一體化管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5 10:49:12
來源:新華網

減重大咖説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多方攜手,實現體重“防、治、管”一體化管理

字體:

編前語: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肥胖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衞生挑戰。在中國,肥胖率持續攀升,不僅影響個人健康,也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在此背景下,科學的體重管理已經成為全民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環。

為了深入探討肥胖防治的現狀與未來,分享標準化的體重管理體系建設的先進經驗與創新模式,新華網特別策劃了系列訪談欄目《減重大咖説》,邀請多家醫院在體重管理領域的權威專家,圍繞體重管理的熱點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為行業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新華網濟南9月5日電(記者 宮曉倩)在當今社會,隨着生活方式的快速變遷,體重管理已成為關乎全民健康的重要議題。“體重管理年”的提出,不僅彰顯了國家對公眾健康的深切關懷,也反映了科學管理體重對於預防疾病、提升生活質量的重大意義。

近日,新華網邀請了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鄧華亮,以及內分泌科主任黃延芹,就體重管理相關話題,尤其是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建設的創新實踐進行了深入探討。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鄧華亮(中),以及內分泌科主任黃延芹(左)接受新華網採訪。

“體重管理”話題持續升溫 中醫醫院紛紛開設體重門診

目前,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衞生挑戰,其可以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嚴重威脅着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質量。

為進一步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切實減少因肥胖等問題導致的慢性病發生,去年我國發布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鄧華亮&&,“體重管理年”的提出,不僅是對公眾健康需求的積極響應,更是對公立醫院職能的一次深化和拓展。

作為公共衞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立醫院承擔着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的重任。鄧華亮進一步指出,近一年來,“體重管理”話題持續升溫,國內中醫類醫療機構體重門診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越來越多的中醫醫院認識到體重管理在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中的重要性,紛紛開設體重門診。這些門診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結合現代醫學理念,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體重管理服務。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鄧華亮。

作為經濟和人口大省,山東目前有着較為嚴峻的超重和肥胖問題。數據顯示,2023年山東省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達39.2%,肥胖率為25.2%,整體呈現出男性高於女性、城市高於農村的特點。“自2007年至2023年,山東省18歲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及BMI均值均呈持續上升趨勢。這一狀況與當下諸多生活習慣、飲食模式密切相關。”黃延芹強調。

面對這場“舌尖上的危機”,山東制定了本省的“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並明確提出“2024-2026年成人、中小學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線基礎上均下降10%”的具體目標。作為山東省醫療水平領先的中醫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減肥門診及相關科室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體重管理體系。目前,門診擁有着專業的醫療團隊,涵蓋7個方向的體重管理特色門診,包括中醫專家、西醫醫生、營養師、運動康復師等,能夠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體重管理服務。

“通過這套組合拳,醫院正系統推進體重管理工作,為改善公眾健康狀況、實現全省減重目標提供有力支撐。”鄧華亮説。

發揮中醫智慧 辨證施治針對性干預

在體重管理的實踐中,中醫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治療方法,展現出了顯著的優勢。“中醫對肥胖的認知源遠流長,縱觀千年發展脈絡,中醫對肥胖的認識以‘脾虛為本,痰濕為標’作為主線,融合氣血津液等理論,構建起動態演進的辨證體系。因此,對於肥胖的干預,我們要因人制宜,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干預。”黃延芹説。

以該院肥胖代謝性疾病MDT門診為例,該門診自成立以來,積極探索中醫藥主導的減重途徑,通過辨證施治,運用中藥湯劑、耳穴壓丸法、針灸、埋線等中醫適宜技術,促進減重的同時調理內分泌等問題。同時,利用代茶飲配合湯劑,調理患者腸胃、促進循環、疏肝解壓、祛濕排水,幫助患者改善體質,防止脂肪堆積。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黃延芹。

此外,門診還注重多學科協同診療,由內分泌科牽頭,聯合消化內科、胃腸與疝外科等專家,為患者提供營養指導、行為干預、中醫藥治療等綜合健康管理服務。

黃延芹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我們有一位36歲的李女士,體重達到了105公斤,BMI接近38,同時伴有高脂血症、多囊卵巢綜合徵等疾病。經過肥胖MDT團隊的悉心治療,患者體重平穩下降,3個月後減少了16公斤,BMI降至33以下,血脂情況也明顯改善。更重要的是,她的月經情況得到了調理,最終成功受孕,這給我們的團隊莫大的鼓舞。”

據悉,依託中醫藥的優勢,醫院還積極進行科技創新。目前,醫院主持了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醫藥體重管理智能化創新&&構建及療效評價”,並積極申報了國家衛健委醫管所的醫療機構體重管理中心建設研究項目。

建立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實現“防、治、管”一體化

面對肥胖問題的複雜性和多學科需求,建立標準化的體重管理中心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鄧華亮指出,標準化的體重管理中心作為一種新興的醫療模式,以循證醫學為基礎,通過多學科協作,為超重和肥胖人群提供個性化、科學化的體重管理方案。

“與傳統的門診相比,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具備諸多優勢,比如多學科協作更為全面、個性化方案更加精準、服務流程更加優化、隨訪管理更為系統、數字化賦能效率更高等。”鄧華亮説。

據悉,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積極響應國家“體重管理年”政策部署,將中醫藥辨證施治體系作為核心驅動力,啟動了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建設項目。

對此,鄧華亮介紹道,其一,針對肥胖存在系統性和複雜性問題,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通過整合多學科資源,提供從預防到治療、再到康復的全周期管理,能更有效地控制肥胖及其併發癥;其二,目前肥胖防治服務碎片化嚴重,患者可能輾轉於多個科室,效率低下且容易遺漏關鍵環節。標準化中心通過統一的服務流程、規範的操作指南和循證醫學依據,確保每位患者獲得同等高水平、高質量的管理;其三,肥胖防治重在“防未病”,標準化中心強調早期篩查、風險評估和行為干預,通過中心的數據&&和隨訪系統,動態監測患者進展,及時調整方案,減少復發風險。

“總結來説,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的優勢在於它打破了傳統門診的局限,實現了‘防、治、管’一體化。它不是替代傳統門診,而是升級版——就像中醫的‘君臣佐使’,多學科協作讓治療更協同生效。”鄧華亮説。

在談到醫院未來在肥胖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時,黃延芹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深化中西醫融合的標準化體系建設,聯合省內外中西醫專家,制定《山東省中西醫結合肥胖症診療路徑》;二是強化科研與科普的優勢,開展中醫減重的循證研究,普及‘體重管理不是短期減重,而是長期體質調理’的理念,從源頭減少肥胖發生;三是構建‘醫院-家庭’管理網絡,通過線上管理&&實現遠程指導,解決‘出院後斷檔’問題。”

“肥胖管理是一場持久戰,需要中西醫協同、醫患同心、社會共治。”黃延芹説,“我們希望通過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的建設,為更多患者提供科學、安全、個性化的體重管理服務,讓更多人實現健康體重的目標。

【糾錯】 【責任編輯:肖寒 陳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