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4日電(徐曼曼)8月3日,2025 企業家太陽島年會“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創新與産業落地論壇”在冰城哈爾濱舉行。論壇以“智賦百業 慧啟千行”為主題,旨在搭建政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對話&&,積極探索技術創新與産業升級的共振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大響作特別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大響在特別致辭中&&,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正深刻重塑全球産業格局和競爭態勢。當前,我國正處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産業結構轉型升級與新舊動能轉換的任務依然艱巨。在此背景下,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具有現實緊迫性的重要課題。
“在航空救援領域,人工智能的戰略意義尤為突出。”劉大響指出,在應對極端天氣、重大自然災害時,人工智能賦能的航空救援體系,是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空中生命線”。例如,AI算法能在地震發生後30分鐘內完成災區三維建模,智能無人機群能在複雜地形中實現“空地一體”精準救援。
“放眼更廣闊的産業圖景,人工智能對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的賦能,本質上是在夯實‘大國糧倉’的根基、鍛造‘中國製造’的筋骨、提升民生服務的溫度。”劉大響進一步&&。
劉大響強調,只要錨定國家戰略需求,將技術創新與産業實際、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就一定能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工智能産業賦能之路,讓人工智能不僅成為産業升級的“加速器”,更成為服務國家戰略、增進人民福祉的“強引擎”。
【糾錯】 【責任編輯:吳詩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