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丨以英倫視角講述真實中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4 20:10:40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丨以英倫視角講述真實中國

字體:

  新華社倫敦8月4日電 記者手記|以英倫視角講述真實中國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袁亮

  屏幕上的鏡頭在不斷切換:中國的雪山、村寨、城市街景……

  8月2日,在中國駐倫敦旅游辦事處,近20名英國旅游從業者圍坐在一起,舉行一場旅行見聞分享會,輪番講述他們中國行的感受。

  倫敦一家旅行社的總經理約翰·科爾斯第一個分享。他坦言,去年在前往新疆前,他心中“裝着疑慮”,因為西方媒體有不少關於新疆的“負面消息”。

  草原和羊群、湖水和雪山、沙漠的曲線……隨着行程深入,在新疆的所見所聞很快就打消了他所有的疑慮。“最愜意的是在居民區隨便逛,在街頭隨意走,這樣能看到最真實的生活。”

  他細數自己在新疆的感受:“不光是基礎設施讓人讚嘆,人們的禮貌和友善也讓我印象深刻,我在旅行中看到了當今中國的真實面貌。”

  鏡頭切換到貴州的深山。在旅行節目主持人亞歷克絲·烏思懷特的視頻裏,身着盛裝的苗族姑娘為遠方來客奉上“攔門酒”,清越的侗族歌聲在山谷回蕩,一場即興的村寨足球賽踢得酣暢淋漓……烏思懷特説:“不同膚色的人一起學手藝、穿傳統服飾、放聲歡笑,這是文化交融最動人的樣子。”

  同樣也到貴州旅行的攝影師阿諾克·德布有些羞澀地説:“我好像愛上了中國。”他展示了一段深夜在貴州街頭獨自拍攝的視頻。“在一個語言不同、文化不同的地方,竟有‘家’的感覺。”他説,“這很奇妙,也很溫暖,我已等不及再去中國。”

  十多年前曾在廣西教英語的埃米莉·格蕾絲·萊馬斯如今是中國定制游專家。她興奮地講述了重返“故里”的震撼,而最珍貴的記憶,是學生帶她參加一場傳統婚禮。“所有人都那麼高興!”她感慨地説,“每次回到中國,總能發現中國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向前發展。”

  這種“速度”,在妮古拉·克萊爾·阿姆斯特朗分享的視頻中,是無人機精準投遞外賣、街頭商販用手機收款。曾在中國工作多年的阿姆斯特朗在旅行中當起了老師,教大家如何用二維碼便捷地完成移動支付。

  阿姆斯特朗説,中國的多樣性非常了不起,從青山環繞的村寨到活力四射的城市,應有盡有。“中國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家,有太多風景、太多故事能打動旅行者。”

  旅游從業者哈裏·克裏希納·達古巴蒂從中國帶回一個身穿精美苗族服飾的娃娃送給侄女,本以為會是充滿異域神秘感的禮物,沒想到被小女孩一眼認出:“這是苗族玩偶!”原來,社交媒體上豐富的中國內容,早已讓遠方的文化符號跨越重洋。

  坐在角落的記者一邊聽,一邊思考:打動這些英國人的究竟是什麼?隨着分享會的進行,一個答案逐漸清晰——親聞親見的真實,打破了隔閡與偏見,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心與心的距離更近。

  在分享的視頻中,其中一個結尾這樣寫道:“這段旅程連接了不同的文化,這場相遇點亮了各異的世界。我們不只是游客,更是對話中的朋友。願這份友誼長存。”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