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縣在推進鄉村振興、群眾增收、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中,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釘釘子”精神全力推動茶企兌現拖欠款項。此類拖欠款項任務繁重,遺留問題多且數額大、時間長,是長期制約産業發展與群眾增收的老大難問題。通過此次攻堅行動,一筆筆 “辛苦錢”“暖心錢” 實實在在落入群眾手中,用實幹擔當書寫了為民服務的合格答卷。
一、産業興則百姓富:茶産業成增收“頂梁柱”
察隅縣地處雪域高原,獨特的氣候與土壤孕育了高品質的茶葉。近年來,茶産業已成為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群眾增收的“主渠道”,2024年,察隅白茶、察隅紅茶、察隅綠茶納入農業農村部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並獲得“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標誌”。2024年,“察隅茶葉”在廣州國際農産品博覽會榮獲金獎,贏得了國內外市場的高度認可。截至目前,全縣茶園面積達2.1萬畝,可採摘面積1.5萬餘畝,流轉土地1.2萬餘畝,為産業發展築牢了根基。2025年春茶季,察隅縣春茶迎來豐收,春茶總産量達15.38萬斤,成品茶葉總産量3萬斤,産值高達2200萬元。採茶期內,帶動4372人次茶農參與茶青採摘,累計增收441萬元,“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在察隅生動上演。
茶産業是察隅縣群眾增收的“主渠道”,土地流轉、茶園務工、茶青採摘是上、下察隅鎮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增收,然而,受市場波動、運輸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茶企在經營過程中出現困難,導致群眾的土地流轉費與務工費未能按時支付。儘管茶葉産品已實現銷售,但資金回籠周期較長,使得相關款項兌付延遲。對於等待款項的茶農而言,款項拖欠問題直接影響了村民生産生活,給群眾帶來了實際困擾。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始終是察隅縣農業農村局重點關注和着力解決的核心工作。
二、獎補政策“及時雨”:為茶企紓困注入“強心劑”
企業是産業發展的主體,企業良性發展是群眾增收的基礎。察隅縣農業農村局深刻認識到,解決款項拖欠問題的關鍵在於為茶企紓困。縣農業農村局立足全産業鏈發展,科學制定並嚴格落實《察隅縣關於促進茶産業高質量發展獎勵扶持辦法(試行)》,通過真金白銀的獎補政策為茶企“輸血供氧”,增強企業支付群眾款項的能力與底氣,讓企業“有錢付、付得起”。在政策落實中,縣農業農村局堅持精準施策,深入全縣6家茶企逐戶開展政策解讀與申報指導,確保企業“懂政策、會申報、得實惠”。針對部分茶企因茶園管護投入大、資金壓力重導致款項支付困難的問題,察隅縣農業農村局將茶園管護費補貼作為重點,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村蹲點,期間遭遇強降雨、蛇蟲侵擾等困難,依然不畏艱難開展工作,對全縣茶園進行實地勘驗,按照“生態優先、標準管理、提質增效”的原則,對符合管護標準的茶園進行評估。經過嚴格審核,已發放人才培養獎勵資金46萬元,近期將陸續為3家茶企的5000余畝茶園兌現管護費220余萬元。除了直接資金補貼,農業農村局還通過産銷對接、舉辦“採茶創收季”“高原有機茶品鑒會”等主題活動和鼓勵茶企業參加區內外各類展銷等措施幫助企業拓市場、增銷量,全方位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助推産品銷售,有效緩解資金周轉壓力。
三、多方協調,架起企業與群眾的“連心橋”
為確保清欠工作“不打白條”,縣農業農村局組成工作組,深入全縣30余個茶葉主産村,通過茶農座談、務工記錄核查、流轉合同核對等方式全面摸排拖欠情況。工作人員通過走村入戶採集信息,明確拖欠企業名稱、涉及茶農、金額及承諾兌現時間等要素。經詳細排查,6家茶企累計拖欠土地流轉費、務工費等款項1000余萬元,工作人員秉持“調解優先”原則,搭建企業與群眾的溝通橋梁,多次組織茶企負責人、村集體代表及茶農代表召開協調會。既向茶企明確政策法規及支付責任,又向茶農説明企業經營困境以爭取理解。經溝通協調,6家茶企均承諾制定分階段還款計劃。為確保還款計劃落實,農業農村局建立周調度機制,每週對接茶企付款進度,對已核實的拖欠款項明確支付時限,派專人跟蹤督辦;對暫時困難的茶企,通過政策扶持、産銷對接等方式幫助紓困。截至目前,6家茶企已支付拖欠款項110萬元,剩餘欠款將按計劃結清。
四、長效固成果:以産業強根基,讓“增收路”更穩更寬
拖欠款項的順利兌現,不僅解了群眾的燃眉之急,更彰顯了察隅縣農業農村局以産業發展促增收、以長效機制保民生的決心。近年來,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實施“政企聯動、科技先鋒、勞智結合”三項工程,推動茶産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為群眾增收築牢了産業根基,全縣茶園面積達2.1萬畝,2025年春茶産值2200萬元,2024年帶動3476人增收2070萬元,“域峰”“藏純”等特色品牌獲全國大獎,5000余畝茶園通過有機認證,察隅縣農業農村局用實幹擔當詮釋了“為民服務”的初心。在這片茶香飄溢的土地上,政策的“春風”正吹綠萬畝茶園,企業的“活力”正帶動群眾增收,群眾的“笑容”正描繪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察隅縣農業農村局將以此次清欠攻堅為契機,聚焦長效機制建設,着力構建 “政策扶持——企業發展——群眾增收”良性循環,繼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讓茶産業的“金葉子”變成群眾的“錢袋子”,讓增收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