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老齡事業和老齡産業,然而有些不良商家卻盯上了“銀發”市場,通過私域直播專做坑老、騙老的勾當。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管局近期成功查處一起利用私域直播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違法案件。

退休在家的王阿姨今年就在涉案的這家門店進行了一筆消費。執法人員介紹,在王阿姨觀看的私域直播裏,主播大力宣傳一款名為複合乳酸菌凍乾粉的産品,具有立竿見影的療效,消費者可以到指定的門店領取。

執法人員進一步調查發現,在私域直播中,銷售人員強調益生菌對幽門螺桿菌的抑製作用,然而直播過程中並未展示具體的産品,也未能像公域直播間那樣上架購買鏈結。取而代之的是在直播結束後,在微信群裏推送該産品的購買鏈結,並附帶一定的優惠吸引老年人下單。宣傳與産品實物分離,這給案件的查辦增加了難度。

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最終認定,王阿姨購買的益生菌産品,僅是普通食品,並非藥品或保健食品。目前執法部門已對當事人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作出相應處罰。

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對消費者投訴熱點進行分析發現,私域營銷逐漸成為消費者投訴的一個重要領域。其中售假問題突出、誘導消費者通過第三方支付渠道或銀行轉賬等方式完成付款、缺乏完整的交易留痕等環節造成維權難度不斷增加。

業內人士指出,隨着老年人保健品市場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商家採用私域直播對商品進行營銷,私域直播電商能否杜絕亂象、持續釋放積極價值,既需要監管部門通過政策法規加以引導,更離不開&&、從業者等各方的協同共治。
記者:陳傑、程思琪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