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前三季度外貿再攀新高 增長韌性強勁-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1 09:05:15
來源:上海證券報

長三角前三季度外貿再攀新高 增長韌性強勁

字體:

  近日,浙江義烏海關披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義烏進出口總值達6312億元,同比增長26.3%。這是義烏前三季度外貿首次突破6000億元大關,規模已接近去年全年的6689.3億元。

  從義烏小商品市場琳瑯滿目的商品,到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國際汽車碼頭(下稱“外港海通碼頭”)整裝待發的出口汽車,今年以來長三角外貿展現出強勁增長韌性。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從上海海關獲悉,今年前三季度,長三角地區進出口總額達12.62萬億元,同比增長6.6%,佔全國同期進出口總值的37.6%,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外貿跨越新&階

  “義烏前三季度對全球227個國家和地區有進出口貿易,其中181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實現同比增長,較去年同期增加29個。”義烏海關統計分析科科長徐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改革是義烏外貿增長的關鍵驅動力。義烏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在“浙江自貿試驗區”微信公眾號中&&,今年以來,義烏不斷迭代原有改革成果,多領域實現“零的突破”:市場採購出口化粧品採購地檢驗改革,“跨境電商清單+報關單”集拼出口,“TIR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模式落地,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自動簽發、進口供應鏈創新首單落地……新一輪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獲批以來,已陸續有一系列改革舉措率先落地,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的外貿活力同樣體現在上海港口的繁忙景象中。目前,外港海通碼頭出口航線已覆蓋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的289個港口,平均每天有2艘至3艘滾裝船滿載國産汽車揚帆出海。

  “我們積極發揮‘關企聯絡員’作用,通過在線業務協調機制,提前獲取出口滾裝船靠泊計劃,協同外港海通碼頭實現從車輛進港、堆放、查驗、移車直至放行等全通關物流環節無縫銜接,建立汽車通關預約及應急處置機制,不斷優化通關監管流程和環節,保障汽車出口安全、順暢、高效。”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查驗九科科長陳佳對上海證券報記者&&。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口岸有205萬輛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5%,佔全國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上海海關所屬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累計監管外港海通碼頭有110.9萬輛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4.2%,創歷史新高。

  産品向“新”

  在出海版圖中,長三角産品出口的高端化表現亮眼。

  合肥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出口機電産品3510.4億元,同比增長19%,拉動全省出口增長13.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汽車(含底盤)80.2萬輛,出口量保持全國第一,同比增加17.8%。

  剛落幕的2025上海生物醫藥産業周也傳來捷報:自2023年首款中國創新藥從上海出海後,上海已有9款創新藥獲海外上市資格,覆蓋美國、歐洲、日本、印尼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更是進入密集獲批期。

  反映在外貿數據上,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進出口總值達3.34萬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較前8個月加快0.9個百分點。其中,上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先導産業出口1936.7億元,同比增長10.3%。受益於創新藥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及産業政策優化,醫藥品、西藥原料藥出口分別增長21.5%和40.7%,高附加值産品正成為外貿出口的重要支撐。

  農食産品貿易成新熱點

  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不斷放大的溢出效應下,哥倫比亞咖啡豆、南非柑橘、新西蘭牛奶等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特色美食通過上海口岸紛紛進口,擺上國內老百姓的餐桌。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口岸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食品1353.4億元,同比增長15.5%。

  在業內看來,農食産品貿易已成為上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的新熱點。以咖啡産業為例,在位於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品匯)二樓的國際咖啡港,線上線下共聚集了兩百餘家咖啡産業供應商、來自全球60個國家的上百家“從種子到杯子”的咖啡展商,其中包括47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咖啡豆展商,帶動貿易額30億元。

【糾錯】 【責任編輯:梁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