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近30億港元 險資“掘金”港股IPO市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1 09:16:56
來源:上海證券報

斥資近30億港元 險資“掘金”港股IPO市場

字體:

  今年以來,港股IPO(首次公開募股)火熱,險資也積極參與港股新股的“掘金”。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7家險資機構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7家公司港股IPO配售,認購金額合計近30億港元,相關險資機構數量、被投資上市公司數量、認購金額均超去年全年。

  斥資近30億港元參與港股IPO配售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0日,今年以來有7家險資機構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7家公司港股IPO配售,認購金額合計約29.32億港元,被認購公司主要屬於材料、可選消費、信息技術等行業。

  從險資機構參與的港股IPO配售數據來看,險資機構數量、被投資上市公司數量、認購金額均超過去年全年,去年全年僅有4家港股IPO公司配售股份被險資機構認購,認購金額合計不到10億港元。

  基石投資者是指在公司實施港股IPO時,與發行人簽訂協議,承諾以發行價認購一定數量股票的投資者,這類投資者主要包括銀行、保險公司、主權財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

  從參與險資機構來看,泰康保險及旗下子公司最為積極,共參與了5家公司港股IPO配售,包括紫金黃金國際、禾賽-W、峰岹科技、三花智控、寧德時代,合計斥資超14億港元。

  此外,中國太保及旗下子公司參與了紫金黃金國際、寧德時代的港股IPO配售,認購金額分別約4.68億港元、3.88億港元;大家人壽和中郵人壽則分別參與了奇瑞汽車、奧克斯電氣的港股IPO配售,認購金額分別約2.57億港元、3.92億港元。

  險資積極布局港股新股基石投資主要受政策引導、資産配置需求與市場機遇三重因素驅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在低利率環境下,固收資産收益承壓,險資需通過權益投資提升長期回報。港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尤其是新興産業兼具成長性與政策協同性,符合險資服務國家戰略的投資導向。

  部分險資已實現浮盈

  從公司IPO上市後的股價表現來看,參與認購的險資機構目前普遍實現浮盈。例如,泰康人壽認購紫金黃金國際價格為71.59港元/股,10月10日紫金黃金國際收盤價為130.40港元/股;大家人壽認購奇瑞汽車價格為30.75港元/股,10月10日奇瑞汽車收盤價為32.20港元/股。

  不過,險資機構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港股IPO配售,在成功認購後有禁售限制,其更多的是看好公司未來的長期成長性,通過長期持有獲得投資回報,因此公司短期股價波動並不會給其持有策略帶來較大影響。

  從會計角度來看,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港股IPO配售,險資會如何進行資産分類?中泰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葛玉翔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險資機構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港股IPO配售,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預計大部分資産仍將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産,若部分持股集中度較高,可以計入其他權益工具。

  險資有望加大股權投資力度

  業內人士預計,為應對低利率市場環境挑戰,險資有望繼續加大對一、二級市場股權布局。

  葛玉翔認為,相較公募基金,險資目前不受制於QDII限額,後市仍將繼續關注港股市場本身的交易投資熱度。在當前A股市場活躍度逐步攀升並維持高位的背景下,險資對A股的一、二級市場關注度預計也將同步提升。

  葛玉翔&&,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修改了《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明確了增加銀行理財産品、保險資産管理産品作為IPO優先配售對象等內容。險資作為A類投資者在配售比例上比過去更有優勢,同時也能更好發揮耐心資本和長期資金的優勢。險資在一級市場配售顯現優勢,一級市場有望成為持續低利率環境下的險資配置新選擇。

  “未來,險資將更聚焦港股硬科技與綠色板塊,持倉佔比可能提升,投資策略或將從被動財務投資轉向主動産業賦能,通過整合資源深度協同産業鏈,賦能被投資企業的發展。”龍格説。

【糾錯】 【責任編輯:梁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