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本市場核心中介,券商正着力提升專業能力,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科技創新與資本的深度融合,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今年前三季度,券商A股股權承銷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投行業務競爭格局加速重塑,頭部券商與中小券商圍繞資源整合、産業深耕等核心能力展開差異化。
行業競爭格局重塑
Wind資訊數據顯示,按發行日統計,前三季度,券商A股股權承銷金額合計為8540.44億元,同比增長414.42%。這一顯著增長主要得益於定增募集資金的顯著增加,融資規模達7322.62億元,為券商股權承銷規模的攀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頭部效應在股權承銷領域進一步凸顯。從全市場排名來看,中信證券憑藉1864.47億元的總承銷金額,穩居股權承銷榜首位;中銀證券以1315.17億元的承銷金額躍升至行業第二;國泰海通以1301.24億元的承銷金額位居第三;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緊隨其後,承銷金額分別為843.62億元、706.65億元。投行業務集中度持續上行,僅這5家券商的股權承銷合計金額就佔據了71%的市場份額。
從細分領域來看,前三季度,券商IPO承銷業務整體保持穩健增長態勢,承銷金額合計759.74億元,同比增長66.67%。其中,中金公司以125.38億元的承銷金額領跑;國泰海通以118.92億元的承銷金額排名第二;中信建投、華泰聯合證券緊隨其後,承銷金額分別為106.19億元、101.9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券商持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針對不同類型企業提供差異化融資服務。前三季度,在科創板IPO承銷方面,國泰海通以26.37億元的承銷金額位居榜首;中信證券、中泰證券則分別以24.26億元、6.46億元位列第二、第三。在創業板IPO承銷領域,國泰海通繼續領跑,承銷金額達57.61億元;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則分別以16.28億元、16.08億元位列第二、第三。北交所IPO承銷方面,華泰聯合證券以14.78億元的承銷金額位居第一;浙商證券、國金證券則分別以6.82億元、4.67億元位列第二、第三。
再融資業務方面,前三季度,券商承銷定增項目規模合計達7322.62億元,同比增長670.69%。中信證券、中銀證券、國泰海通、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包攬前五,承銷金額分別為1711.03億元、1307.55億元、1152.92億元、712.96億元、508.08億元。
可轉債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前三季度,券商承銷可轉債項目金額合計達458.08億元,同比增長93.82%。其中,華泰聯合證券以98.5億元的承銷金額位居第一;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則分別以89.7億元、73.18億元位列第二、第三。
投行業務有望保持增長
從收入端看,券商投行業務已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上半年,上市券商投行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18%,為全年增長奠定基礎。分析師普遍認為,投行業務有望保持增長韌性,行業競爭也將從規模擴張逐步轉向質量比拼,具備風險定價能力、産業資源整合能力及跨境服務能力的券商將更具優勢。
“股權融資規模明顯回升,債權融資規模持續放量,權益一級市場回暖復蘇疊加上市券商持續加大債權融資業務的展業力度,券商投行業務實現邊際改善。”中原證券非銀分析師張洋&&,隨着行業股權融資業務進入強監管、嚴發行的新常態,股權融資業務資源,特別是優質科技創新類項目資源以及並購重組項目資源向頭部券商及個別優勢中小券商聚集的趨勢較為明確。
對於未來投行業務的發展,各券商也有不同的策略。例如,中信證券將圍繞新質生産力、重點科技創新等國家戰略領域,進一步擴大客戶市場,支持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國信證券則錨定産業投行戰略發展目標,強化業務拓展,深化業務轉型,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服務能力。申萬宏源以項目為中心的傳統投行業務模式加速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中銀證券則堅定擴大專精特新客戶基本盤,強化攻堅IPO、再融資保薦項目轉化和北交所業務機遇挖掘,抓住並購重組業務發展機遇。東吳證券加快推動投行業務從保薦為主向“孵化—上市—並購”全周期服務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