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察上市金融機構半年報 | 銀行零售業務,“拐點”還有多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1 08:47:1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細察上市金融機構半年報 | 銀行零售業務,“拐點”還有多遠?

字體:

對許多商業銀行而言,零售業務因收益較高、能助力拓展中間收入與推動轉型,一直是“必爭之地”。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銀行零售業務持續受到居民就業、收入和收入預期、消費信心等因素影響,在“北極星”指標個人金融資産規模(AUM)穩步增長的同時,零售信貸增長乏力,資産質量持續承壓,對收入的貢獻度略有下滑。

業內人士預計,銀行零售業務“拐點”的到來尚需時日。

零售信貸增長乏力

作為反映銀行零售業務競爭力與發展潛力的核心指標,通過零售AUM可以透視銀行對個人客戶金融資産的“吸引力”。

截至今年6月末,多數A股上市銀行零售AUM較年初增長。其中,工行零售AUM領跑全行業,首次突破24萬億元;“零售之王”招行的零售AUM較上年末增長7.39%;江蘇銀行等地方銀行的零售AUM也穩步提高。

中金公司銀行分析師、研究部總監林英奇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上市銀行零售業務規模實現了一定增長,尤其是零售AUM受益於資本市場表現回暖,增速有所回升。零售存款也保持較快增長,但零售貸款需求仍然較弱,尤其是按揭貸款增長仍處於低位。

“零售信貸在發展端和風險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招行副行長王穎在半年度業績會上稱,受市場環境、信貸需求等影響,零售信貸全市場增量大幅下降。

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許多上市銀行的個人貸款餘額較年初僅實現小幅增長,零售貸款對全行貸款增長貢獻度下降,還有多家中小銀行個人貸款規模較年初“縮水”。

“上半年,上市銀行個人業務呈現‘有存款、缺貸款’的特點。”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就業、收入、預期等因素影響居民加杠桿意願,房地産市場築底企穩仍在進程中,不利於發揮財富效應推動居民資産負債表修復,居民端承債意願和能力未見明顯恢復;個人領域相關貸款風險暴露也仍處於相對高位,一定程度上約束了A股上市銀行對特定居民信貸業務的擴張意願。

國有大行的個人貸款投放保持着相對“定力”。其中,農行發揮縣域金融客群優勢,個人貸款較年初增長5.6%。建行把握提振消費政策機遇,個人消費貸款較年初增長16.35%;同時,作為房貸第一大行,建行利用二手房交易等結構性機遇,上半年房貸的受理量、投放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林英奇&&,零售業務發展的分化,反映出各家銀行對零售業務的戰略規劃差異。部分銀行堅持發展零售業務,主要基於自身資源稟賦特點,也有部分銀行對零售業務發展審慎,聚焦資産質量問題的處置。

資産質量持續承壓

在零售信貸需求不足、零售業務風險暴露、凈息差下行等因素的拖累下,即使零售AUM這項“北極星”指標穩健增長、零售業務“基礎盤”進一步擴張,也未能提升A股上市銀行零售業務對收入和利潤的貢獻佔比。

“總體來看,上市銀行零售業務對收入及利潤貢獻度持穩或略降。這主要是因為貸款收益率仍在低位,而且信貸增速低於公司業務。”林英奇&&。

而這一趨勢可能還會延續。王一峰認為,零售業務對銀行收入和利潤的貢獻佔比仍在收縮,而且尚未擺脫下滑趨勢,二季度與一季度的情況相比尚未出現顯著變化。

資産質量無疑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與公司業務相比,A股上市銀行零售端資産的不良“包袱”加重,也是新增不良生成的主要來源。今年6月末,許多A股上市銀行個人貸款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上升,信用卡、個人消費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等領域的不良及逾期情況有所增加。

中行副行長武劍在半年度業績會上稱,上半年中行個人經營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新發生不良同比增加,預計資産質量管控將持續承壓。

多家銀行將“加碼”投入

展望未來,關於零售信貸風險的“拐點”,各家銀行的管理層觀點各異。王穎認為,零售信貸出現了全行業的風險上升趨勢。作為市場的一分子,招行零售信貸風險也有所上升,未來一段時間仍會小幅上升。平安銀行首席風險官吳雷鳴則在半年度業績會上&&,平安銀行零售不良生成的“拐點”早已顯現,有信心保持零售資産質量的穩定。

“從全行業看,零售業務‘拐點’可能尚未出現。”林英奇&&,居民信貸需求仍然較弱,零售貸款不良生成仍有壓力。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將有助於刺激零售信貸需求,據測算每年對新增貸款的撬動作用可能在1萬億元左右,相關信貸投放後還能進一步帶動消費回暖,形成正向循環,助力零售業務企穩回升。

林英奇&&,相對於對公業務,零售業務整體貸款收益率更高,而且能為銀行帶來穩定的負債來源,具備明顯優勢。對銀行而言,零售業務仍然是重要的利潤來源。

多家上市銀行管理層&&,下一步將繼續加大零售貸款投放,高質量發展零售業務。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