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2月18日電 題:記者手記:中國特種飛機,從這裡逐夢藍天
新華社記者顧天成
懸停、轉彎、加速,拖拽出絢爛的煙彩……航模隊用特種飛機展開的高難度飛行表演,贏得人群陣陣歡呼。
這是記者近日走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陜飛的“國企開放日”看到的場面。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陜飛航模隊為陜飛一小師生進行航模科普飛行表演。新華社記者顧天成 攝
特種飛機,國之利器。今天的人們觀賞到的精彩,凝結着無數人的犧牲和奉獻。
1969年,中央批准在陜西漢中建設大型運輸機企業,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工作者、工人、學生們響應國家號召,來到秦嶺南麓、貓兒山下,我國自主研發生産中型中程運輸機的歷史篇章由此開啟。
“當年這裡只有數不清的高山。”75歲的陜飛退休老職工向德禮指着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對記者説:“住帳篷、吃野菜,大家都沒覺得苦,心裏憋着一股勁:國家需要,我們就幹!”
陜飛退休老職工介紹陜飛早期建設歷史及情況。新華社記者顧天成 攝
一群人來了,背着簡單的行囊。他們硬是靠雙手在荒山上搭起廠房,造出了中國中程中型運輸機——“運8”。
1975年12月29日,“運8-02架機”首飛,工人們天未亮就守在試飛場上。寒風凜冽,大家凍得直跺腳,卻沒人肯離開。
“飛機飛起來的那一刻,大家都哭了,抱着哭。”向德禮動情地回憶,“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造的飛機,我們幹出來了!”
50多年風雨兼程,幾代人堅守接力,曾經荒蕪的廠區早已煥然一新。一代代、一款款特種飛機,從這裡飛向藍天、飛向世界。
空警200預警機研製期間,陜飛部件廠的鉚裝鉗工趙平帶領攻關小隊,每天在車間裏一幹就是16個小時。
夏天,廠房如蒸籠。鋼屑四濺,鑽孔不時飛出的細小鋼針刺進皮膚,疼得讓人咬牙。
“咬牙也要頂住,不能有一絲差錯。”一次,一項關鍵工序出了難題,大家連續奮戰了一個月。
趙平的妻子打趣説:“你們都快成住在車間的‘釘子戶’了。”孩子甚至喚他“廠裏的爸爸”。
可以是“千里眼”“順風耳”,可以是空中“司令部”、反潛“海中獵手”……每一架特種飛機,都承載着陜飛人提升我國戰略運輸機、預警機研製能力的使命擔當。
陜飛三線文化主題園區紀念雕塑。新華社記者顧天成 攝
今年11月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陜飛研製的運9醫療救護機亮相。
“這架‘空中醫院’可以為生命護航,代表着我們逐夢藍天的最高理想。”陜飛新聞發言人吳建成説。
這裡的每一架飛機、每一個零件,都熔鑄着“自力更生”的骨氣志氣,傳承着“航空夢”的薪火。
“長大後,我想像爸爸一樣設計飛機外形。”陜飛一小的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爸爸是造飛機的,總在夜裏“畫特別厲害的圖紙”。
望著孩子稚氣的面龐,向德禮的話語,又一次迴響在記者耳畔:“這一輩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