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 看振興丨黑龍江湯原白鵝産業鏈唱響致富“向天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27 14:49:34
來源:新華社

鄉村行 看振興丨黑龍江湯原白鵝産業鏈唱響致富“向天歌”

字體:

  26日,黑龍江省湯原縣竹簾鎮新發村鑫發種鵝廠的孵化車間裏,34&箱體式孵化機嗡嗡作響,“躺”在橢圓形凹槽蛋盤裏的鵝蛋正孕育着生命。

  車間外,國網湯原縣供電分公司竹簾供電所員工胡臣和同事,正在檢查氧氣機和排氣扇等用電設備,保障孵化車間可靠用電。

  鑫發種鵝廠內的白鵝。受訪者供圖

  位於三江平原西部的湯原縣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近年來全方位統籌布局白鵝産業,加速推進鵝孵化、養殖、屠宰、深加工等産業鏈發展。

  “孵化車間實施電氣化,保障了高品質的鵝苗。”鑫發種鵝廠負責人吳炳生説,現在企業年孵化鵝苗40萬隻,主要供給湯原縣內養殖企業和養殖戶。

  新發村是湯原縣鵝苗主産區,有規模孵化廠2家。2017年,吳炳生開始孵化鵝苗。因為春季的孵化時間與春耕春灌時間“相撞”,新發村用電就出現“爭嘴”現象,他只好用燃煤方式孵化鵝苗。

  “燃煤孵化鵝苗,成本高、污染環境不説,還經常因為溫度不穩定出現‘胎死蛋中’的現象。”吳炳生回憶道。

  2018年6月,國網湯原縣供電分公司深入村鎮了解村民實際用電需求後,進行了農網改造升級,改造線路1.4千米,滿足了孵化車間的用電需求。

  2019年,吳炳生嘗試用電孵化鵝苗,購置了孵化機、氧氣機等用電設備,並在孵化車間安裝了電採暖設備,鵝苗成活率從85%提升到了95%。當年,鑫發種鵝廠孵化鵝苗10萬隻,實現收益30余萬元。

  嘗到電氣化孵化甜頭的吳炳生,第二年就擴大了孵化規模。看著吳炳生把孵化廠搞得紅紅火火,村民們也紛紛加入孵化鵝苗行列。有技術的村民開始建孵化廠、有經驗的村民到孵化廠打工。今年,湯原縣計劃孵化鵝苗110萬隻。

  湯原縣規模化白鵝養殖基地一角。受訪者供圖

  除了鵝苗孵化,湯原縣的白鵝養殖和加工等也有聲有色。

  湯原縣規模較大的一家養殖場內,數萬隻白鵝或是引吭高歌、或是悠閒啄食。養殖場負責人張龍江説:“有規模才有賺頭,去年純利潤在60余萬元。”

  2023年,湯原縣把鵝産業發展列為全縣畜牧業重點工作,整合大鵝産業資源,加速推動鵝養殖由單體養殖向“企業+基地+養殖戶”轉變,由散養式向規模化轉變,推動標準化養殖。

  養殖場內的白鵝。受訪者供圖

  目前,湯原縣有5000隻以上規模的大鵝養殖場64家,預計今年全縣大鵝飼養量約200萬隻,帶動當地就業上百人。

  同時,湯原縣政府重點支持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一體化經營模式,推進鵝産業集群建設,計劃形成以大鵝規模養殖、精細屠宰加工、羽絨産品生産為一體的全鏈條産業,唱響致富“向天歌”。(記者戴錦鎔)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