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 24 15:08:42
來源:證券日報

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今日招標發行

字體:

  5月24日,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迎來首發,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為400億元,本期國債招標結束至5月27日進行分銷,5月29日起上市交易。根據財政部公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5月份至11月份期間,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每月發行1次,共7次。

  值得一提的是,5月22日,今年發行的首期超長期特別國債(30年期)正式在二級市場上市交易。該期國債延續了一級市場認購火熱的情況,在二級市場首日競價交投活躍,也引發了業界關注。那麼,今年安排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預計會對資金面、債券市場以及權益市場産生哪些影響?《證券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多位專家。

  對資金面影響有限

  據悉,今年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期限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均為按半年付息。20年期在5月份至11月份期間發行,首發2次,續發5次;30年期也在5月份至11月份期間發行,首發3次,續發9次;50年期在6月份至10月份期間發行,首發1次,續發2次。此前在5月17日,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已完成首發。5月24日為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次招標發行,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最早將于6月14日發行。

  在分析人士看來,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對資金面的影響有限。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周期較長,發行節奏平緩,單期規模不會太大,有助于減少對資金面的衝擊,平滑市場利率波動。

  從數據看,5月17日首發的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于5月22日在二級市場上市交易。中國貨幣網數據顯示,當日DR007(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期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報1.8421%,保持在當前短期政策利率附近運作,並未出現明顯的大幅波動。

  從債市影響來看,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政府債券供給節奏較慢而機構配債需求旺盛,加深了債市的“資産荒”局面。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可以增加安全資産供給,使債市供需關係更為均衡,“資産荒”局面或將有所緩解。

  “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周期比較長,節奏比較平緩,這就平滑了其發行可能給債市造成的供給壓力。再加上市場對于超長期特別國債可能造成的供給壓力早有預期,因此,後續發行給債市帶來的增量利空衝擊會比較有限。”馮琳進一步表示。

  在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看來,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也有助于推動利率市場化金融改革。

  伍超明分析,此次發行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助于完善我國利率曲線,為超長地方債等提供定價參考。同時,其發行為市場提供長期安全資産,有助于緩解“資産荒”問題,推動長期國債收益率總體運作在與長期經濟增長預期相匹配的合理區間內;此外,超長期特別國債供給的增加,可能會推高長期利率,但需求的增加可能會抵消一部分這種影響。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釋放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好支援經濟發展的信號,有助于緩解地方財政、債務壓力,並支撐基建增長動能,推動經濟增長持續向潛在水準回歸,重大項目的形成也有助于降低經濟社會運作成本、提高經濟運作效率、優化供給結構。

  降準降息空間仍存

  5月13日,國務院召開的支援“兩重”建設部署動員視頻會議指出,“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高品質做好支援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各項工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要統籌用好常規和超常規的各項政策,加強財政和貨幣金融工具協同配合,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業界預期,在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期間,貨幣政策也將有相應支援。

  “目前來看,考慮到銀行負債壓力以及經濟修復情況,年內依然存在降準和降息的空間,但具體時點還需結合國內貨幣信貸環境以及海外經濟體貨幣政策節奏等因素綜合判斷。”明明説。

  伍超明也認為,降準降息仍有空間,並且預計降準先行。

  “二季度降準概率偏大。一方面是為配合二三季度財政政策發力,給銀行釋放長期低成本資金;另一方面是年初以來央行層面頻頻釋放降準仍有空間的信號。”伍超明表示,降息必要性仍強,但預計時間點延後擇機出臺。

  伍超明進一步分析,一是前期國內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較快,目前處于低位水準,有利于超長期特別國債的低成本發行,央行短期降息的必要性不強。二是內部均衡目標趨于緩解,經濟增長動能有所企穩,通脹水準有望整體溫和回升,實際利率水準降低。三是外部均衡目標約束增強,主要是美聯儲降息時間點大幅延後,降息幅度大幅縮減,客觀上對國內利率政策形成一定擾動和約束。

  溫彬認為,超長期特別國債分散式發行對流動性的短期衝擊將大幅低于預期,央行因此實施降準的概率也隨之降低,或更多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加量續作和OMO(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平抑資金面波動。

  事實上,5月15日,央行即對本月到期的MLF進行了等量平價續作,結束了前兩個月縮量續作模式。

  “考慮到央行當前對資金空轉和長端國債利率的高度關注,短期內只為配合特別國債發行而降準的可能性較小。”溫彬説,從預估的政府債凈融資額來看,5月份至10月份的流動性壓力尚可,11月份至12月份因國債到期量較低,流動性壓力相對較大,央行可能實施降準。(記者 劉 琪 韓 昱)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海榮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6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