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轉融券“T+1”正式實施——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正式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
1月28日,為進一步加強融券業務監管,證監會公布了兩項調整: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融券出借;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第一項調整已於1月29日起實施,而因涉及系統調整等問題,第二項調整則自3月18日起實施。
在剛剛過去的上周六(3月16日),各券商開展了“暫停轉融通借入證券實時可用業務”通關測試。多家券商的業務人士向記者反饋,通關測試已順利完成,確保今日及之後業務平穩運行。
值得提及的是,市場關注的“限售股轉融通出借”也傳出新消息。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其中提到禁止限售股轉融通出借、限售股股東融券賣出。
上周末已完成通關測試
“通關測試順利完成。”上周六晚間,多家券商IT業務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我們的測試還是很順利的,前期已經經過了多輪倣真環境的測試,流程也和其他業務的測試類似,整個流程都很順利。”某券商的一位IT人士説。
“在此前常規測試中已基本實現,公司按照證金公司通關測試方案要求,積極配合業務驗證,確保屆時業務能夠順利實施。”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
據了解,上周六券商的業務測試重點包括市場化轉融資申報/撤單、市場化轉融券約定借入和撤單、轉融券非約定借入和撤單、市場化轉融通證券出借、非約定申報轉融通證券出借、保證金交易以及上述業務的清算等。在通關測試前,券商已進行了多輪倣真、全網測試,系統、流程、人員等各方面工作也已準備就緒。
上述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公司第一時間積極響應監管融券優化機制的政策部署,內部及時就此次調整進行了各方面部署和安排,與系統開發商進行系統準備溝通,並啟動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的測試工作。“公司業務部門會同技術同事積極參與了證金公司組織的倣真測試、全網測試。經過前述測試驗證,目前公司的系統已經能夠正常接收和處理證金公司改造後的轉融券借入回報指令,轉融券實時借入的相關操作均實現系統有效控制,業務驗證通過。”
國泰君安證券相關負責人也稱,1月28日證監會發布消息之後,公司融資融券部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就監管政策進行分析並研究落實,並對業務進行了快速調整,啟動了針對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的系統改造及測試工作。“目前公司在業務層面、技術層面已全部準備完畢,確保3月18日及之後業務平穩運行,後續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監管精神,審慎穩妥推進融券業務,努力為廣大投資者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營造更公平的市場秩序
1月28日,證監會進一步優化了融券機制,其中之一的舉措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即T+1)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因涉及系統調整等問題,該舉措自3月18日起實施。
證監會此前表態,對於此次轉融券由“T+0”調整為“T+1”的機制優化,主要是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制約機構在信息、工具運用方面的優勢,給各類投資者更充足的時間消化市場信息,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秩序。
上述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此次轉融券由“T+0”變“T+1”,是對監管部門提出的融券優化機制和逆周期調節相關政策的進一步細化落實,體現了監管對市場的呵護,是為投資者營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的努力。轉融券由“T+0”變“T+1”,對券商下游融券策略需求及時性較高的客戶影響較大,比如量化客戶,但長期來看,此次政策調整有助於提升融券業務的穩健性和成熟性,有利於業務長遠健康發展。
國聯證券稱,對券商而言,轉融券交易調整為次日可用,有利於降低券商的系統和運維團隊應對市場快速變化的壓力,券商還能依據更長期的市場走向進行風險管理,從而更有效地控制風險。“公司根據監管新規制定了融券及轉融券優化實施方案,按照穿透原則核查投資者情況,加強投資者融券行為管理。通過建立健全融券券源分配機制,公開、公平、公正地為投資者提供融券服務,同時加強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工作及投資者教育工作,把合適的業務/産品推給合適的人。”
轉融券規模持續下降
今年以來,監管已多次發聲——優化融券及轉融通機制。
2月6日,證監會網站發文,對融券業務提出了三方面進一步加強監管的措施:一是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以現轉融券餘額為上限,依法暫停新增證券公司轉融券規模,存量逐步了結;二是要求證券公司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為的管理,嚴禁向利用融券實施日內回轉交易(變相“T+0”交易)的投資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依法打擊利用融券交易實施不當套利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融券業務平穩運行。
自證監會宣布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以來,轉融券的市場規模也出現了明顯下降。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轉融券餘額為601.46億元,較2月6日時下降31.36%。同時,隨着轉融券存量逐步了結,融券餘額亦大幅下降。截至3月15日,A股融券餘額為427.57億元,較2月6日時的596.19億元下降了168.62億元,降幅為28%。
禁止限售股轉融通出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頗有爭議的“限售股轉融通出借”也迎來了最嚴禁令。
上周五(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其中,在“有效防範繞道減持”方面規定,禁止大股東、董事、高管參與以本公司股票為標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轉融通出借、限售股股東融券賣出,防範利用“工具”繞道減持。
實際上,早在1月28日,證監會就要求1月29日起全面暫停限售股融券出借。有業內人士稱,此次監管口徑由“暫停”明確為“禁止”,也徹底堵上了限售股轉融通出借的漏洞。(記者 許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