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説高劑量手機輻射可致大鼠心臟腫瘤
2018-02-04 10:1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華盛頓2月3日電(記者周舟 林小春)美國一項新研究説,高劑量手機輻射可導致雄性大鼠心臟出現惡性腫瘤,但研究人員強調這些大鼠接受的輻射劑量遠高于人們日常使用手機時所接觸到的,因此相關結果不能直接推廣到人類。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機構國家毒物管理局2日發布了相關報告。研究人員以3000只雄性及雌性大鼠和小鼠為實驗對象,讓它們每天接受總計超過9個小時不同強度的2G和3G信號輻射,時間長達兩年之久。它們接觸的最低輻射量就已相當于人們使用手機時所接受輻射的最高允許量,它們接觸的最高輻射量則遠高出手機對人體的日常輻射量。

  結果顯示,有6%的雄性大鼠出現了心臟神經鞘瘤,但雌性大鼠和所有小鼠均未發現病變。

  國家毒物管理局的科學家約翰·布赫在新聞發布會上説,研究中的輻射水準和持續時間遠高于人們日常使用手機時所接觸的強度,而且實驗鼠接受了全身照射,因此該調查結果不能簡單推廣到人類身上,“但該研究發現的腫瘤與此前某些研究中手機頻繁使用者長的腫瘤類似”。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設備與放射衛生中心主任傑弗裏·蘇瑞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表明在現有標準下,手機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曾宣布手機為“可能的致癌物”,引起世人關注。但在此前後的多項研究都不支援這一看法。例如,對丹麥手機使用者的長期跟蹤調查就認為手機不致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聲明,此前基于大量人口的觀察研究數據顯示,使用手機增加癌症風險的説法“證據有限”。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郝多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394112236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