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屆聯合國大會9月19日迎來重頭戲———為期一週的一般性辯論。作為國際多邊外交的一大舞&,193個會員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高級代表齊聚一堂,闡述各自對最緊迫世界問題的觀點和看法。
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的主題是“以人為本———為全人類在可持續的地球上享有和平與體面生活而奮鬥”。在朝鮮半島局勢輪番升級、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許多發言者都對朝鮮半島核問題表現出了格外的關注。此外,恐怖主義、核擴散、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氣候變化、移民和難民問題、中東局勢等也成為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普遍關注的議題。
特朗普與馬克龍上演“隔空”交鋒
聯合國“新掌門”———今年初剛就職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自己上任後的首次聯大一般性辯論有着長長的願望清單。他在當天辯論開始前向會員國作工作報告時指出,當今世界面臨的挑戰首先是核威脅,此外,還有暴力衝突、氣候變化、難民危機、不平等現象等。對於聯合國的內部事務,他稱聯合國現有的官僚主義作風阻礙了機構發展,為此,將進行一場徹底的管理層改革,以簡化決策流程,實現更加透明、高效和負責的機構運作。
在今年5月底新當選的聯大主席萊恰克則在一般性辯論中闡述了將“和平與衝突預防”置於聯合國工作中心、以人為本等工作理念。他還重申聯大幫助國際社會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中所作的承諾。
除古特雷斯和萊恰克外,在當天出席一般性辯論的演講者中,還有不少“新面孔”。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都在辯論第一天就迎來自己的聯大“首秀”。報道稱,兩人18日還在紐約舉行了會晤,雖然看上去相談甚歡,但事實上,二人在當天一般性辯論發言中的立場卻大相徑庭,可以説是在聯大上演了一場“隔空”交鋒。
就本屆聯大的熱點議題朝核危機,與特朗普在發言中威脅要全面摧毀朝鮮、不惜對朝動武所不同,馬克龍則&&現在談論對朝鮮軍事威脅還“為時過早”;與特朗普猛烈抨擊奧巴馬時代達成的伊朗核協議並威脅退出相異,馬克龍稱放棄伊核協議將是“重大的錯誤”;相對於特朗普此前曾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馬克龍則注重氣候變化,反對美國的這一做法。
這位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在此次聯大期間則是行程滿滿,利用多邊舞&進行穿梭外交。除去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伊朗總統魯哈尼、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多國領導人外,馬克龍還與敘利亞反對派代表團負責人裏亞德·希賈卜,以及多個國際非政府組織領導人會面,並參加薩赫勒五國集團會議、安理會“維護和平”討論會和世界環境公約峰會等重要活動。
“美國優先”單邊主義登上多邊舞&
與古特雷斯、萊恰克以及馬克龍所強調的多邊主義立場不同,聯大“首秀”的特朗普卻在發言中再次重申了“美國優先”的立場,並號召各國領導人都將各自的國家利益置於首位,將“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治理概念帶上了聯大這個多邊主義的舞&。
雖然特朗普在發言中談到了如何讓聯合國變得更強大,但他提出的路線卻是將聯合國會員國共同承擔集體責任轉變為各國將發展壯大各自國力置於首位,而後形成強大的獨立國家聯盟來推動聯合國的發展。特朗普還在發言中將美國定位為“世界的朋友”,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並&&將繼續捍衛盟友的利益。他在發言中同時談到了有關美國將削減聯合國會費和減少對國際維和行動的支持力度等,&&不願意美國被繼續利用。
此外,有分析稱,特朗普更注重“小圈子”。除了與馬克龍會面,聯大期間,特朗普還計劃與包括以色列、英國、土耳其、烏克蘭在內的多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並與拉美國家和非洲國家領導人分別舉行集體會議。美日韓領導人也將舉行三方會談。而特朗普對聯合國多邊活動則顯得有些冷淡。美國倡導舉行的聯合國改革會議除外,對於聯合國召開的氣候變化問題高級別會議,不僅特朗普本人不會出席,也拒絕派美國聯邦政府代表出席。輿論認為,這番刻意回避,將讓美國更加遠離世界共識。
另一方面,與美國以往派出280人的規模龐大代表團不同,此次參加聯大的人數大幅減半至140人左右,國務卿蒂勒森原本只想帶上80人。代表團人數大大縮減,這也意味着在聯大會議上,美方與其他國家的高級別外交官會議也將相應減少,而多個雙邊會議和多邊會議由於沒有高級官員參加,作用也將大大削弱。
有分析稱,這位美國新領導人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的公開表態以及遠離世界共識的舉動,似乎也令國際社會不得不産生這樣一個疑問:美國未來是會與國際社會一道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還是高舉“美國優先”旗幟甩手而去?(記者袁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