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的種族主義騷亂余波仍在蕩漾。美國各地陸續進入大學開學季,在弗州各大學校園,“安全”成了校方、家長和新生們唸唸於心的問題。
【“別忘了你是少數族裔”】
18日是位於夏洛茨維爾的弗吉尼亞大學新生報到日。卡爾·瓦倫丁開車把18歲的女兒送進校園並留下一句告誡:“別忘了你是少數族裔。”
“她必須時刻謹記自己的身份,對周遭環境保持警覺,總之就是要小心謹慎,極其小心謹慎,”瓦倫丁這樣告訴美聯社記者。
現年57歲的瓦倫丁是非洲裔退役軍官,目前供職於美國國防部。他在弗州約克敦長大,對於美國南方的保守白人文化深有體會。弗州騷亂再次喚醒他兒時遭遇種族歧視的痛苦記憶。在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他不能從政府機構辦公樓、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的前門進入,只因他是黑人。“我們為爭取平等已經走了很長的路,但要實現那個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瓦倫丁説。
瓦倫丁的女兒瑪麗亞·瓦倫丁是醫學預科新生,她不像父親那麼憂心忡忡:“之前發生的事情很嚇人,但我想我們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會團結一致,不會有事的。”
一些老生卻不像她這麼樂觀。弗吉尼亞大學黑人學生聯盟主席韋斯頓·戈巴爾説,他會警告即將入學的黑人新生們不要對安全問題掉以輕心。“我們要傳達的信息是必須仔細探討並設法解決問題,要認識到這個世界並不安全,白人至上主義是真實存在的威脅,我們必須找到應對方法。”
【“請還校園一片清凈”】
在報到日的弗大校園,到處可見家長&&新生把生活用品搬進學生宿舍,穿着橘色大學T恤的學生志願者負責引領學弟學妹們熟悉校園設施。與往年不一樣的是,大家可以看到騷亂在校園留下的“傷疤”:大學圓形大廳外的旗桿上旗幟呈半降狀態;美國《獨立宣言》起草者之一、弗大創立者托馬斯·傑斐遜的雕像上有蠟油污跡,這是當地學生和居民在騷亂後為“療傷”而舉行燭光祈禱活動時留下的;一些學生宿舍門前貼着標語,寫着“此處沒有仇恨可宿之地”。
11日晚,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手持火炬和納粹、3K黨標識,喊着種族歧視口號在弗大校園游行,12日在市內舉行更大規模集會,與反對方抗議者發生衝突。一名納粹崇拜者駕車衝撞反對者,撞死一名女子,還造成19人受傷。
弗大校長泰瑞莎·沙利文在報到日講話中,強調大學歡迎“所有種族、所有性別、所有民族、所有宗教信仰、任何性傾向和其他任何差異化群體的每一個人”。會後,家長們向學校領導層提出尖銳問題,如校園控槍政策、如何處理白人至上主義的言論和行為、未來發生類似暴力事件的幾率有多大等。
沙利文對美聯社記者説,學校將調整“緊急情況條款”,增加巡邏的安保人員,並雇用一名校外安全顧問,“這方面的錢絕不能省”。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大一新生喬丹·佔姆斯基也被父母叮囑:“一定注意安全,別去參加抗議活動。”他打算聽爸媽的話。“但願大家可以還這裡一片清凈,這個校園已經成為動蕩中心。我們只想來這裡學習,”來自洛杉磯郊區的佔姆斯基説。
同校的土耳其留學生納茲·鄧巴讀了許多關於美國當前政治氛圍的報道,一度想轉到加拿大讀書,但參加過新生介紹會後感覺放心了些。“目前為止,沒覺得有人因為我不是美國人而仇視我,”鄧巴説。但她決心與抗議活動保持距離,“尤其作為另一個種族的人,我可不想被人扔石頭”。
這所大學因有崇尚自由主義的傳統,近來成為極右翼陣營頻繁“發聲”攻擊的對象。鼓吹極端保守思想的布賴特巴特新聞網前編輯米洛今年2月計劃在該校舉行演講,因學生激烈抗議而被取消,但該網另一名活躍分子本·夏皮羅預定9月在此發表演講。
校長卡羅爾·克賴斯特説,學校應維護言論自由傳統,“我們以更多言論回應仇恨言論”。但她也承認維護校園安全的重要性:“現在我們明白,必須配備比以前多得多的警察。”(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
“弗州血案”特朗普立場反復遭圍攻 兩商界領袖宣布退出白宮
特朗普於14日發表第二份聲明,公開譴責種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者、新納粹主義和三K黨,總算平息了部分爭議。但在15日的記者會上,當被問及為何花了3天時間才發出第二份聲明時,特朗普稱,自己需要時間搞清事實真相。2017-08-17 07:55
-
弗州事件敲響警鐘 美國開始封堵極右分子
沈敏 美國“另類右翼”運動旗幟性人物理查德·斯潘塞如今名氣更大了,隨着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白人至上主義游行演變成暴力衝突,斯潘塞開始成了“過街老鼠”。2017-08-17 06:45
-
受弗州騷亂波及?林肯紀念堂遭髒話塗鴉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15日遭髒話塗鴉。2017-08-17 06:45
-
特朗普三度就弗州騷亂表態:這邊糟糕那邊暴力
(記者徐劍梅 劉陽)美國總統特朗普15日在紐約召開的記者會上答問時,第三次就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騷亂表態,稱“雙方都有責任”,指責“另類左翼”抗議者和白人至上主義者及新納粹分子一樣暴力。2017-08-16 1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