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哈尼啟程訪俄談戰略合作 伊朗想“聯俄制美”?
2017-03-28 07:58 來源: 解放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2月1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一名女子參加集會活動。當日,伊朗數十萬民眾走上街頭舉行全國范圍集會,紀念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38周年並抗議美國對伊實施新制裁。新華社/法新(資料照片)

  26日,伊朗以“支援以色列、恐怖主義和地區壓迫”為由制裁美國15家企業,被美聯社解讀為報復美國2月發起的制裁。而伊朗總統魯哈尼也于昨天開啟2日訪俄之行,將在今天同俄總統普京會面。

  制裁完美國企業見普京,魯哈尼心中在打什麼算盤?

  伊朗為5月大選謀勢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才短短2個月有余,卻已在美伊關係上掀起不小的波瀾。白宮上月宣布對伊朗進行新一輪制裁後,伊朗舉行了大規模軍演並試射彈道導彈。

  與美伊關係進入新一輪緊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伊關係。2個月來傳出的幾乎都是好消息——伊朗與俄方就在歐亞經濟聯盟框架內建立自貿區展開談判,並力求在年中之前達成臨時性協議;兩國同意聯合生産核燃料,雙方合作建設的熱電廠項目也正式開工;俄羅斯還希望借助亞美尼亞向伊朗供電……

  一“冷”一“熱”,折射了特朗普時代下美伊俄三邊關係的微妙變化。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表示,特朗普上臺後,對伊朗態度始終相當敵視,這不僅是他的個人特點,也是共和黨的一貫立場以及美國輿論長期以來的傾向。美國的步步緊逼,讓貼著“與西方妥協、親美”標簽的魯哈尼必須做出反應。通過對美國實施象徵性反制裁(涉事美企在伊均無業務),魯哈尼能夠給選民以交代,確保5月伊朗大選的民意支援。

  其次,在安全和外交上與俄羅斯加強聯繫、通過“俄羅斯牌”來制約美國,是伊朗應對美國威脅的必要手段甚至唯一出路。由于敘利亞戰爭,伊俄關係發展得以深化,從核合作到武器供應再到戰略安全合作,雙方都有涉足且協調默契。在處理敘利亞問題上更是形成了俄羅斯、土耳其、伊朗等國間“不結盟的結盟”。此次魯哈尼與俄總理梅德韋傑夫溝通參與歐亞聯盟框架下合作事宜,顯示了進一步深化對俄戰略合作的姿態。

  俄羅斯調動地區角色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楊成教授表示,對于俄羅斯來説,維持和強化在中東地區的存在是守護俄大國地位的重要戰略支撐,實現此目標勢必要求俄充分調動包括伊朗在內的一切地區要素。否則,與西方國家在敘利亞、伊斯蘭國等熱點問題上的“大交易”很難落到實處。尤其是俄今年軍費大幅削減對其在中東的傳統影響力必然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也相應地提升了伊朗的地位。

  同時,俄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的底色仍在,俄伊合作的大格局由此被塑造。除此之外,俄同伊朗的傳統能源、軍事技術、核電開發等涵蓋戰略價值的經濟合作也要求雙方不斷推出新的合作議程,相信這也是魯哈尼莫斯科之行的規定項目。

  當前俄在中東地區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將反恐設定為絕對優先議程之一,在中東地區發力勢在必行。但如果在“伊斯蘭國”、敘利亞內戰、伊核等問題上沒有俄的配合支援,美很難取得預期目標,這就賦予了俄更多的戰略主動性;另一方面,俄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介入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內戰導致經濟負擔持續加重,都對俄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投入提出了挑戰。因此,有選擇的有限介入,特別是調動好地區角色和美國這一域外超級大國對維持俄的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美對伊政策選項有限

  雖然美伊近期互掐不斷,但分析人士認為兩國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不大。

  華黎明認為,特朗普中東政策依舊不明朗。如果要對伊朗強硬,在國內不會有太大阻力,但要撕毀伊核協議則存在不確定性。首先,伊核協議逐步獲得以色列的認可,美國若“毀約”對盟友很難交代。其次,伊核協議也得到了包括俄羅斯、中國、歐洲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支援,如果特朗普單方面退出,必然與其他6國産生矛盾。再次,即便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其他6國仍選擇遵守,便意味著伊朗能夠繼續與5國做生意。

  美國外交學會資深研究員戈登指出,盡管特朗普政府多次對伊朗顯示強硬態度,但其大幅調整對伊姿態的政策選項其實十分有限。如果特朗普廢除伊核協議,美國必然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孤立,並可能引發伊朗恢復核活動的後果。總而言之,在美國新政府外交政策、特別是對伊朗政策尚不清晰之際,預計兩國關係近期仍會延續“鬥而不破”的局面。(記者 張全)

+1
【糾錯】 責任編輯: 鐘玉嵐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54711295198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