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晉”行時丨尋訪新聞戰士的崢嶸歲月 解鎖“老家”臨汾的“新潮范兒”

山河為證,鉛字永存,先輩們將新聞的火種播撒於華北抗戰敵後方的千山萬水,值得永遠銘記;筆下有千鈞,心中存大義,先輩的精神不僅刻在發黃的報紙上,更烙進一代代新聞人的基因裏;産業上新、城市更新、文化煥新,讓臨汾這片誕生了早期中華文明的古老土地,展現出“老而不舊、新而不躁”的獨特氣質……11月3日至11月9日,期間恰逢第26個記者節,新華社記者尋訪新聞戰士的崢嶸歲月,解鎖“老家”臨汾的“新潮范兒”。

新華“晉”行時丨尋訪新聞戰士的崢嶸歲月 解鎖“老家”臨汾的“新潮范兒”

山河為證,鉛字永存,先輩們將新聞的火種播撒於華北抗戰敵後方的千山萬水,值得永遠銘記;筆下有千鈞,心中存大義,先輩的精神不僅刻在發黃的報紙上,更烙進一代代新聞人的基因裏;産業上新、城市更新、文化煥新,讓臨汾這片誕生了早期中華文明的古老土地,展現出“老而不舊、新而不躁”的獨特氣質……11月3日至11月9日,期間恰逢第26個記者節,新華社記者尋訪新聞戰士的崢嶸歲月,解鎖“老家”臨汾的“新潮范兒”。

編輯:趙睿

  尋訪那些新聞戰士的崢嶸歲月

  深秋時分,金黃的落葉散落在太行山坡。崖畔風聲嗚咽,一段段往事似在山谷間迴響。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波瀾壯闊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全國人民百折不撓、英勇抗敵。其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以筆為槍,以血為墨,他們是新華社華北總分社和《新華日報》(華北版)的采編人員,也是頗具戰鬥力的戰士。

  在第26個記者節來臨之際,記者一行前往太行山腹地,重溫新聞先輩的英雄事跡,感悟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記者 趙東輝 馬曉潔 張哲 馬源)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98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博和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筆鑄忠魂 文炳千秋——銘記那些用生命書寫初心的太行新聞烈士

  風吹萬物,也催萬物,無盡的懷念也總是在秋風中漸漸滋長。

  秋深暮晚,望太行,紅葉漫山,如霞似火,宛如心中另一抹悲壯與熾烈的顏色——那是一群年輕的新聞工作者用生命點燃的信仰之火,是他們拋灑在這片大地上未曾冷卻的丹心熱血。(記者 柴海亮 馬曉潔 鄧浩然)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59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老家”臨汾的“新潮范兒”

  “老家”,一個閃亮的精神符號,沉澱為一座城市的厚重底蘊,也孕育着固本開新的地域氣質。近些年來,“老家”臨汾銳意進取,破繭而生,不斷傳出令人驚喜的新消息。産業上新、城市更新、文化煥新,一個具有“新潮范兒”的臨汾,在新時代的三晉大地上全新登場。(記者 晏國政)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51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自媒體號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APP。(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半月談丨不放心,也不放手:説是備案,結果比審批還慢

  要減輕基層負擔、提升治理效能,關鍵是要做到各層級權責一致、責能一致,讓基層的事基層説了算。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之間通過構建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等制度,積極破解“小馬拉大車”困境,取得顯著成效。然而,半月談記者近期採訪發現,一些地方在厘清權責的過程中,用備案、登記甚至口頭通知等方式“卡流程”。一些基層幹部反映,説是備案,其實就是上級説了才算。(記者 王勁玉 梁曉飛 白明山)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2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和新聞網站佔比最大。(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國産載重96噸重載車輛在國鐵集團能源運輸幹線正式投入使用

  記者從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4日,一列編組84節貨車、牽引重量超萬噸的重載列車經瓦日鐵路駛抵山東日照港,這趟列車是11月3日從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瓦塘鎮開出的。列車的成功開行標誌着由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C96型運煤專用敞車正式在國鐵集團能源運輸幹線上投入使用。C96型敞車的正式投用,使以瓦日線為代表的我國30噸軸重重載鐵路設計運載能力得到充分釋放。(記者許雄)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61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往期欄目

新華“晉”行時丨尋訪新聞戰士的崢嶸歲月 解鎖“老家”臨汾的“新潮范兒”

新華“晉”行時丨訪銀齡榜樣 探古韻今風

新華“晉”行時丨關注民生熱點 記錄身邊新事

新華“晉”行時丨直擊秋糧搶收 講述綠色蛻變故事

新華“晉”行時丨敘寫三晉大地的“暖”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