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山西地區生産總值2022年首破2.5萬億

2023年03月27日 09:50:37 來源: 山西晚報

  原標題: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去年首破2.5萬億

  《山西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全省地區生産總值為25642.59億元,首次突破2.5萬億大關。人均地區生産總值73675元,繼2020年突破5萬元、2021年突破6萬元後,首次突破7萬元。近日,山西省統計局發布的《山西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全省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經濟持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穩中有進 綜合實力再上新&階

  農業生産穩中向好,第一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1%。

  糧食生産喜獲豐收,全年糧食産量1464.3萬噸,增加43.0萬噸,創歷史新高。畜牧業生産平穩增長,畜産品市場供給充足,全年豬牛羊禽肉産量增長6%。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其中製造業增長8.7%,帶動作用明顯。服務業發展總體平穩,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7%。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869公里。電力生産能力不斷提升,年末發電裝機容量12079.5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6.5%。信息通信網絡不斷加強,全年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5.1%,年末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414萬戶,寬帶接入用戶1470.6萬戶,增長8.9%。

  蓄勢發力 轉型發展激活新動能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3%,其中,汽車製造業增長32.3%;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長15.5%,其中,節能環保産業增長36.4%;食品工業增長12.9%。新産品中,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産量保持快速增長。

  隨着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崛起,全年網上零售額847.4億元,比上年增長15.2%。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7%;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4.9%。

  深化改革 發展質效獲得新提升

  在各種超預期因素交織疊加影響下,全省大力推進市場主體培育和營商環境建設,落實國家及我省助企紓困政策,市場主體數量顯著增加。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到397.9萬戶,比上年增加82.3萬戶;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03.8萬戶,增長1倍。

  受益於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能源大宗商品價格整體高位運行,工業企業收入、利潤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96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實現利潤總額3633.4億元,增長22.8%;營業收入利潤率為9.6%,提高0.7個百分點。

  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增長10%,農村金融合作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11.5%,均保持快速增長。

  着眼民生 多項保障措施齊發力

  新型城鎮化建設紮實推進,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3.96%,比上年末提高0.54個百分點。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42,比上年縮小0.02。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8元,比上年增長6.4%。從常住地看,城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提高2099元、1015元。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在教育、衞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交通運輸、節能環保、城鄉社區等民生領域的支出達到3762.8億元,佔全部財政支出比重接近三分之二,比上年增長18.8%。

  持續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打好穩就業擴就業政策組合拳,就業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完成目標任務的102.8%。

  全省持續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空氣、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38μg/m3,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4.5%,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黃河、海河流域山西段監測的斷面中,優良水質(Ⅰ、Ⅱ、Ⅲ類)比例達到87.1%,提高14.8個百分點。

  安全生産形勢穩定好轉,全年各類生産安全亡人事故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8%、16.7%。

  為民惠民 社會事業煥發新光彩

  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教育、科技事業全面發展。年末研究生在校生人數比上年末增加0.6萬人,普通、職業本專科在校生人數增加5.5萬人。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5026件,增長28.4%。

  醫療衞生力量繼續加強。年末,共有衞生機構4萬個、衞生機構床位22.8萬張,衞生機構共有衞生技術人員28.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萬人。

  推進全民參保計劃,社會保障參保人數增加。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人數分別比上年末增加50.5萬人、8萬人、27萬人。社會幫扶持續開展,全年19.5萬人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濟,共發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2億元。(記者 許晶晶 實習生 王鑫浩)

[編輯: 武斌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6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