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has-portrait

讓創新驅動轉型,太原正繪就高質量發展錦繡圖景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處於國家、山西省戰略布局和政策直接支持疊加期的太原,如何搶抓新發展格局帶來的重塑性機遇,轉型蹚新路,奮力拓新局?近日,太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俊義做客新華訪談時&&,太原讓創新驅動轉型,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同時,他與網友分享了太原轉型發展的路徑與成效。

精彩觀點
1

作為一個煤炭大省的省會城市和老工業基地,破題轉型發展,太原有何謀劃?

作為一個煤炭大省的省會城市和老工業基地,破題轉型發展,太原有何謀劃?
2

太原將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以産業升級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太原將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以産業升級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太原將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以産業升級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af65c9a844547ae633666e2e1935cd4a&playType=0

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是黨中央賦予山西的一項重大任務。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的一個縮影,太原因煤而興,也曾因煤而困。太原市委市政府自覺強化責任意識、省會意識,當好能源革命排頭兵。通過多年努力,太原經濟發展對煤炭的依賴度,和煤炭在産業發展中的佔比已發生變化。

2021年,太原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煤炭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僅為4.1%,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為25%,鋼鐵行業佔24.3%,近十年來太原非煤工業增速均快於煤炭工業。

太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産業轉型。太原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以增強生存力發展力為方向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産業,以加快集群化規模化為方向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不斷為城市發展積蓄強大的生機與活力。

1

太原怎樣令新老“鍋灶”雙向發力,以增強産業發展後勁?

太原怎樣令新老“鍋灶”雙向發力,以增強産業發展後勁?
2

太原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在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産業和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上下實功、出實招、求實效、用實勁,令新老“鍋灶”雙向發力。

太原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在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産業和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上下實功、出實招、求實效、用實勁,令新老“鍋灶”雙向發力。
太原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在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産業和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上下實功、出實招、求實效、用實勁,令新老“鍋灶”雙向發力。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76768b6b085f131233666e2e1935cd4a&playType=0

太原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是太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為做優做強傳統優勢産業,太原改造升級燒熱老“鍋灶”,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和産業鏈提升工程。其中,太鋼、太重、西山煤電等老牌工業企業發展壯大,太原工具廠生産線智能化改造、山西電機廠技改、太原酒廠轉型、太鍋集團數字化升級改造等項目加緊建設,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産業園持續延伸産業鏈條,老工業基地重新煥發了風采。

與此同時,太原聚焦“六新”領域,延鏈建群做好新“鍋灶”,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太原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集群規模發展,以“強梁壯柱、延鏈建群”為方向,全面實行“鏈長制”,做大做強頭部“鏈主”企業,培育“鏈核”企業,實現産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形成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為先導、百億級産業為骨幹、千億級産業為引領的梯次産業發展格局。

太原還堅持項目第一支撐,開展百項重點工業轉型項目推進行動。華為煤礦軍團全球總部、滬硅等一批項目簽約落地;鋼科先進複合材料、太重智能高端裝備産業園、姚錦坊食醋生産線等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太鋼中厚板、合成生物産業園等重點項目加緊推進;源瀚藍寶石、國新天江中藥飲片等重大項目順利投産。

目前,太原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等新興産業快速發展,一批重大轉型項目建成投産,信創産業布局進入全國前列,産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數據顯示,2021年,太原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16%,佔比22.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佔比16.5%,“一新一高”成為太原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2022年前5個月,太原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工業經濟基本實現了發展預期。

太原將繼續按照穩一産、強二産、優三産的思路,推動三次産業協同創新和跨越發展,構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1

正處於國家、山西省戰略布局和政策直接支持疊加期的太原,規劃了怎樣的路徑,提升在山西的首位度和在全國的影響力?

正處於國家、山西省戰略布局和政策直接支持疊加期的太原,規劃了怎樣的路徑,提升在山西的首位度和在全國的影響力?
2

太原目前處於歷史發展的最佳機遇期,正舉全市之力打造“四個高地”,力爭在山西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在山西的首位度和在全國的影響力。

太原目前處於歷史發展的最佳機遇期,正舉全市之力打造“四個高地”,力爭在山西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在山西的首位度和在全國的影響力。
太原目前處於歷史發展的最佳機遇期,正舉全市之力打造“四個高地”,力爭在山西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在山西的首位度和在全國的影響力。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61323b713e775d6133666e2e1935cd4a&playType=0

國家將太原列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重點城市,以太原為核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設進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山西省委賦予太原重大責任和使命,明確提出建設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舉全省之力支持太原打造“四個高地”,為太原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凝聚了強大動力,提供了重大機遇。

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北引擎,構建“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深度融入京津冀服務雄安新區的重大舉措。

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是太原提升全省首位度和全國影響力的破題之舉。同時,太原市委市政府搶抓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雙引擎作用,主動引領全省“一群兩區三圈”新布局,打造更有活力的創新高地、更有實力的産業高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更高水平的開放高地。

太原聚焦産業基礎,提出到“十四五”末,打造6個千億級工業支柱産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3000家,新興産業競爭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工業總産值將衝擊萬億大關,服務業增加值總量突破6000億元,經濟總量向萬億元邁進。

1

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加緊建設中,太原區有何進展?太原繪製了什麼樣的發展藍圖?

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加緊建設中,太原區有何進展?太原繪製了什麼樣的發展藍圖?
2

太原確立了“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的目標。

太原確立了“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的目標。
太原確立了“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的目標。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d53223abdf63656833666e2e1935cd4a&playType=0

太原市委市政府將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頭號工程,確立了“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的目標。

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結合城鎮空間、産業基礎、交通廊道等資源要素,太原高起點編制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按照産城融合、宜居宜業、生態優先、傳承歷史的規劃理念,太原編制完成大盂産業新城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及配套的13個專項規劃,繪好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發展藍圖。

圍繞“一年見效”目標,太原做實項目清單,統籌項目實施。太原把大盂産業新城作為突破口先行建設,通過下好“先手棋”帶動“一盤棋”。

同時,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聚焦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綠色能源、現代服務業、生態文旅休閒、現代農業等七大産業集群。太原招引一批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向啟動區集聚,正在推進14個重點産業項目落地開工。目前,寧德時代、深圳惠科、太重、太鋼等一批重點項目已落地。

在全市共同努力下,如今,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的基礎設施日新月異,産業項目陸續落地建設,強勢起步的態勢已經形成,正在成為新的投資熱土。

1

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太原如何不斷提高發展含“新”量?

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太原如何不斷提高發展含“新”量?
2

創新是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環,太原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創新是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環,太原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創新是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環,太原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36306f3678e8d5e933666e2e1935cd4a&playType=0

太原充分發揮科技資源和科研力量雄厚、匯聚山西全省半數科研機構的優勢,抓住“政策、投入、&&、人才、機制”等關鍵要素,加大激勵創新政策供給。

圍繞新基建、新材料、新裝備等領域,太原重點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産業創新&&,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推動科技企業數量井噴式增長,充分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不斷提升城市創新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太原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政策供給和資金投入。2021年,太原市的科技專項資金從10億元提高到20億元,支持各類主體創新創業。據統計,2021年,太原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03戶,總數達到了2200戶。“十四五”末,太原力爭實現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番,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

為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太原做了哪些嘗試?

為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太原做了哪些嘗試?
2

太原堅持以良好營商環境賦能市場主體發展,聚焦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太原堅持以良好營商環境賦能市場主體發展,聚焦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太原堅持以良好營商環境賦能市場主體發展,聚焦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bb51a3091a43284f33666e2e1935cd4a&playType=0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是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是轉型的根基所在。太原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市場主體倍增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牽引性工程來抓,堅持以良好營商環境賦能市場主體發展,聚焦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2021年,太原全市市場主體新增13.56萬戶,達到64.56萬戶。

太原還推進“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開發區項目簽約落地、投産達效速度不斷加快。其中,中北高新區藍寶石晶體材料及製品項目僅用21天完成“標準地”建設,42天完成標準廠房建設,從項目入駐到設備全部進場、項目投産用時不到3個月,創造了新的“太原速度”。

2022年初,太原&&了《太原市創新提升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市場主體倍增工程行動方案》,實施市場主體倍增一攬子政策,放寬市場准入,搭建集聚&&,強化要素保障,不斷通過真金白銀為存量的企業解困紓困,也為引入和導入新的産業和新的市場主體奠定比較好的營商環境。

太原還深入開展市場主體建設年活動,一體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進全鏈條優化審批、全過程公正監管、全周期提升服務,讓更多市場主體立起來、活起來、強起來,以市場主體倍增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賦能增勢。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