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7月3日電(王昕妍)6月30日,中央駐晉、省級和市屬十多家新聞媒體組成採訪團,走進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大盂産業新城,在建設一線用鏡頭展示“太忻速度”,展現“産業新城”最新面貌。
長鏡頭:“大幕拉開”建設忙
“衝刺20天,確保太忻大道按期通車。”在太忻大道(太原段)第五標段施工現場,負責人高琛異介紹説。

太忻大道(太原段)第五標段施工現場。新華網 發
“目前,工程整體進度已完成83.7%。”高琛異説,作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啟航的標誌性、牽引性、先行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太忻大道將成為太原直通忻州的城市快速走廊。
沿線的大盂産業新城核心區內,路網格局初具雛形,水、電、氣、暖、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也相繼開工。
在大盂污水處理廠項目部門口,立着該項目的一期工程進度圖。“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7月底實現一期工程通水。”據項目負責人王紀恩介紹,污水處理廠總設計規模為單日20萬噸,一期工程單日5萬噸,出水水質為地表IV類水標準。
與基礎設施建設同步進行的是一批批高科技、高效益項目。太忻雙碳産業科技園通過融入近零能耗建築與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定位“零碳建築”建設,營造低碳社區環境;太原科創驅動中心“大幕拉開”項目已完成一二號樓主體結構封頂,未來這裡將成為産業招商、科技創新、科研技術轉化的優質載體平台,同時為來晉人才提供生活、生産保障……

太忻雙碳産業科技園建設現場。新華網 發
廣鏡頭:聚光燈下的“新城”
“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熱火朝天,強勢起步的態勢已經形成。”山西省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太原區運營中心常務副主任楊俊民在30日下午的集中採訪活動中&&。
十多家新聞媒體的記者走進陽曲縣轉型發展産業園,了解如同“積木”搭建的標準化廠房建設,感受“速通式貨物車輛檢查系統”技術,解鎖3D成像技術……
在標準化廠房項目8號廠房內的一台電腦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通過“速通式貨物車輛檢查系統”的車輛裝載物。“作為3D安檢産品,佩戴上專業的眼鏡,就可以看到其中隱藏的人或物;同時配合人工檢測,檢出率可達99%。”中泰元科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孫艷東介紹稱,作為一家以輻射成像技術為核心、提供大型安檢智能裝備的高科技公司,中泰元科已取得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近百項。

“速通式貨物車輛檢查系統”3D掃描成像技術。新華網 發
“按照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太原着重招引一批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向啟動區集聚。”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長、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太原區運營中心主任盧秋生介紹稱,目前,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初步謀劃寧德時代、深圳惠科、太重、通澤重工等一批百億級重點項目,並完成預選址。目前招商引資在談項目89個,已簽約項目68個。
2021年12月底,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太原區運營中心揭牌;2022年2月,《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出爐;3月底,101個項目集中開工……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日新月異的面貌令人振奮。
遠鏡頭: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大盂産業新城作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的啟動區,是引領該區域發展的重要戰略節點和主要陣地。楊俊民説,“我們把大盂産業新城作為突破口先行建設,通過下好‘先手棋’帶動‘一盤棋’。”
據悉,大盂産業新城將規劃為“一中軸、兩方城、四組團”的空間格局。“一中軸”指依託中央公園,形成集管理總部、科技研發、服務諮詢、商業商務、文化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發展中軸;“兩方城”是指北部活力方城和南部“智造”方城;“四組團”是指兩方城周邊布局的四個産業組團。

山西省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太原區運營中心常務副主任楊俊民介紹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情況。新華網 發
“為發展産業帶,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聚焦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綠色能源、現代服務業、生態文旅休閒、現代農業等七大産業集群。”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王鵬&&,遠期規劃是到2035年,將太原區建設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引擎、産業集聚主陣地、人才吸附新磁極、開放交流闊平台、生態維育示範區,打造融入京津冀和服務雄安新區的重要平台。
炎炎夏日,在太原北部,一座産業新城正拔地而起,加速成長為山西中部城市群“北引擎”。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