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社“晉”行時丨鄉野間觀新貌 阡陌裏話振興

被大山包圍的榆嶺窊,已出脫成一個瓜甜果香的聞名鄉村;壺關縣店上鎮林青莊村,1萬餘戶農戶通過種植旱地西紅柿實現增收致富;隨着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貫通,越來越多游客走進永和,觀賞黃河美景……7月4日至10日,新華社記者深入基層,書寫三晉大地鄉野阡陌間的喜人變化。

國社“晉”行時丨鄉野間觀新貌 阡陌裏話振興

被大山包圍的榆嶺窊,已出脫成一個瓜甜果香的聞名鄉村;壺關縣店上鎮林青莊村,1萬餘戶農戶通過種植旱地西紅柿實現增收致富;隨着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貫通,越來越多游客走進永和,觀賞黃河美景……7月4日至10日,新華社記者深入基層,書寫三晉大地鄉野阡陌間的喜人變化。

編輯:王浩慶

  榆嶺窊的早晨,只聽見蟲鳥喚醒人的叫聲。這個位於晉西北黃河岸邊河曲縣的小山村,遠遠望去,排排暖棚和別墅,與黃土高原的溝溝岔岔構成一幅“桃源”圖景。棚裏一年四季生長着新鮮果蔬,山坡上書寫着村裏人的致富故事。(新華社記者趙東輝、王菲菲、孫亮全)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102篇。其中7月5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40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APP和微信,佔比分別為54.90%、18.63%、12.75%。(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近年來,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把旱地西紅柿作為興村強縣的特色産業來抓,通過加大支持力度、建設規模化種植基地等措施,做大做強旱地西紅柿産業。目前,壺關縣旱地西紅柿種植面積達到5萬餘畝,年産量37萬多噸,帶動1萬餘戶農戶增收致富。(新華社記者詹彥、楊晨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63篇。其中7月8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42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APP佔比分別為47.62%、25.40%。(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隨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走深走實,黃河兩岸過去溝壑縱橫的山坡已被連片的綠植代替。(新華社記者馬志異、解園、王皓)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187篇。其中7月7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180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APP佔比分別為77.01%、14.97%。(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在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有這樣一座擁有數百年歷史的黃河古渡口——磧口古渡。這裡人文歷史底蘊豐厚,既有歷久彌新的非遺文化項目,也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商業建築群及周邊古村落的民宅深院,吸引着來自海內外的游客和文化愛好者。(新華社記者解園、馬志異、王皓)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27篇。其中7月8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20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APP佔比分別為74.07%、14.81%。(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24歲的李喬怡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2020年通過參加選調生考試,來到山西省陽泉市盂縣閆家溝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2021年換屆選舉後成為劉家村的黨支部書記。當時由於考試成績優異,她本來有機會到市裏工作,但她覺得,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到最基層的地方去。(新華社記者馬志異)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86篇。其中7月6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36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微信佔比分別為70.93%、11.63%。(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為解決偏遠鄉村醫療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山西省長治市推出“第一村醫”工作機制,由長治醫學院和平醫療集團抽調業務骨幹組建工作隊,為市內5個縣區所轄的24個鄉鎮開展走村入戶的醫療幫扶工作。從2020年9月至今,長治醫學院和平醫療集團先後派出3批共108名“第一村醫”,在77個幫扶村內開展健康宣教、集中義診、入戶醫療幫扶、鄉村醫生培訓等活動。(新華社記者曹陽)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26篇。其中7月6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15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APP佔比分別為76.92%、19.23%。(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往期欄目

國社“晉”行時丨鄉野間觀新貌 阡陌裏話振興

國社“晉”行時丨聽祝福、察新變 譜寫三晉夏日變奏曲

國社“晉”行時丨筆墨融情,為平凡而璀璨的身影畫像

國社“晉”行時丨行至夏忙處,筆書新圖景

國社“晉”行時丨為夢執筆 書寫時代芳華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