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印發《關於深化農業生産託管的指導意見》
服務“小農戶” 搭建“智慧網”
近日,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深化農業生産託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25年,全省農作物託管面積將佔到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0%以上,服務帶動小農戶50%以上,農業生産託管政策框架和服務規範基本建立,構建起主體多元、形式多樣、技術集成、管理規範、服務高效的農業生産託管服務體系,在引領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農業生産託管源於廣大農民群眾實踐創造,是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的重大創新,是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豐富和完善。2021年,全省農作物託管面積達到2300萬畝,帶動農戶110萬戶。
以小農戶為重點,大力發展單環節託管、多環節託管、關鍵環節綜合託管和全程託管等託管模式。重點支持一家一戶做不了、做不好或做了不划算的深耕深松、病蟲害統防統治、秸稈處理、烘乾貯藏等關鍵環節。開展省級示範託管服務主體評選,“十四五”期間評選100個。
加大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裝備的集成應用,大力推廣適用標準,實行良種良法配套、推動農機農藝融合,建立符合山西特色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積極發展“智慧託管”,推動物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等信息技術在託管領域的應用,對田間氣象、作業過程、服務質量實行精準監測。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夯實生産託管基礎。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推進灌區末級渠係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積極探索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秸稈還田等環節託管相結合,切實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到2025年,全省建成高標準農田2400萬畝以上,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萬畝以上。到2025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增加300萬千瓦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7%,比2020年提高5個百分點。(記者 王秀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