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守護幸福“呂梁藍”——呂梁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2022年02月15日 11:15:42 來源: 呂梁日報

  原標題:守護幸福“呂梁藍”——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今年以來,長約5.5公里的東川河人行步道成了我市“網紅打卡點”,不少市民、游客沿着河畔散步健身,遠望如黛青山,近攬湖光山色,別有一番韻味,讓市民和游客流連忘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國家、省、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目標任務,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認真謀劃“十四五”環保新規劃和新發展,以改善各項環境質量指標為核心,積極安排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站在新的起點上,這座城市再次邁出了新的步伐:一座生態美、生産美、生活美的“美麗幸福新呂梁”,漸行漸近。

  抓牢抓實督察整改

  “利劍”高懸,目的是讓環保成為文明自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環保督察不是一世,更不是一時,“利劍”高懸不光是為了懲處破壞環境的現象,更是為了喚起人們對自然的“敬意”和“尊重”,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自我要求。

  “開展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對我市落實生態環保責任、推進綠色發展的一次全方位體檢,更是一次發現問題、補齊短板的大好良機。”副市長楊巨才説。

  2021年4月28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山西晉能斜溝煤炭生態破壞典型案例後,我市第一時間現場督辦,從市能源局、生態環境局、水利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部門抽調業務骨幹共15人組成聯合調查組,進駐山西煤焦集團斜溝煤礦立即展開了認真細緻的調查工作。並制定了《呂梁市煤礦及洗(選)煤企業煤矸石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召開全市專題會議進行部署,把問題整改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同時舉一反三在全市開展為期3個月的煤炭採選企業煤矸石專項整治,以問題為導向,借勢借力,快查快處煤炭領域生態環境破壞事件,切實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為期一個月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對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檢驗,更是一次對我市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戰略的有力推動。”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

  央督、省督、市督,多管齊下,全市上下入腦入心。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的信訪案件、指出的問題,我市照單全收、立行立改,第一時間反應。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指導轉辦案件辦理的有力帶動下,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第一時間到現場摸情況,加大整改和督辦力度,強力推進轉辦案件的辦理。

  督察期間,我市累計接到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轉辦群眾反映問題共32批340件,已辦結335件,階段性辦結5件。一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一批污染生態環境的問題得到有力查處,一批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得到及時糾正,整改實效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污染防治標本兼治

  “凈空、凈水、凈土”行動是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點,我市以“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為目標,進一步提高站位,壓實責任,持續攻堅,全力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空氣質量,下大力氣堅決扭轉斷面水質惡化態勢。

  打好藍天保衛戰,讓“天更藍”。持續推進大氣污染協同減排,我市紮實開展“兩高一區”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明確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將整治目標任務方案化、項目化、工程化、清單化,列入13710系統進行督辦落實。推動落後産能關停淘汰,關閉焦化産能140萬噸、火電機組2×2.5萬千瓦;對2戶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對19戶焦化、30戶水泥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實施大宗物料運輸“公轉鐵”,10戶大型工礦企業接入鐵路專用線,2戶正在進行專用線建設;全市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1575輛,已完成1594輛;對高鐵高速沿線12座煤矸石、粉煤灰堆場開展規範整治,對重點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防治自查自糾。

  打好碧水保衛戰,讓“水更清”。我市先後&&印發了《呂梁市水環境質量鞏固提升2021年行動計劃》文件,明確了工作任務、工作目標、完成時限,為全市鞏固提升水環境質量提供了實施依據,多次召開關於水環境鞏固提升推進會議。同時,結合15個國考斷面存在的問題,一斷面一辦法,印發《呂梁市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穩定達標方案》《關於決戰高質量完成全市國考斷面考核目標任務實施方案》,對標對表國家、省要求,全面完成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53.3%以上和消除劣Ⅴ類目標任務,提升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堅決杜絕不達標斷面和劣Ⅴ類斷面出現,實現全年全市水環境質量排名退出全國倒10的水環境整治目標。

  打好凈土保衛戰,讓“地更凈”。我市完成全市55個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和成果集成工作、完成4戶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隱患排查。並有序開展了全市建設用地准入管理專項排查,完成22個地塊調查工作,爭取省級補助資金3516萬元,對88個行政村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6條黑臭水體治理任務,爭取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1700多萬元。對全市14戶涉重金屬企業進行了核查,從源頭上實現對重金屬排放總量的控制;對在用的12座尾礦庫完成了自查,摸清了環境風險評估現狀;積極做好醫療廢物環境監管工作,全市出動執法人員745人次,對轄區內1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14戶新冠疫情集中隔離點和143戶醫療機構進行了全面排查。

  這一系列政策的&&、一條條措施的落實、一項項考核的“過硬”,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保障,給領導幹部戴上了綠色發展的“緊箍咒”。

  攻堅克難戰績不俗

  如今,提起我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聽到和看到的是市民們的讚許和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巨大變化。大家在欣喜之餘不禁感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轉化為可見的生態美景和可感的清新空氣,使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強。

  良好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是人民群眾的共有財富。一組新近出爐的統計數字顯示,2021年1-11月份,市區大氣環境質量綜合指數4.39,同比下降5.4%,在全省排名第5;優良天數250天,優良天數比例74.9%,同比減少22天,在全省設區市排名第4;PM2.5平均濃度27μg/m3,同比下降18.2%,在全省11地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中排名第1。

  2021年1-11月份,全市地表水水質整體呈輕度污染,15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8個,優良斷面比例53.33%;劣V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與2020年同期相比6個斷面好轉,主要污染物COD平均濃度15mg/L,氨氮平均濃度0.654mg/L,與2020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4.5%、9.94%。

  創新執法方式,突出執法重點,圍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持續加大打擊力度,嚴格“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前3季度共檢查企業1006戶,市執法隊檢查企業72戶,各縣(市、區)檢查934戶;積極開展黃河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強化督查、利劍斬污等10余項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強化對企業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整改各類生態環境問題304件,處罰違法行為348件;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行政處罰違法企業459戶,罰款14423余萬元,停産整治企業14戶,查封扣押43戶,涉嫌環境違法移送公安17件,行政拘留30人,涉嫌環境違法犯罪移送公安3件,堅決有力打擊了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市始終把生態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全市上下持之以恒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群策群力護綠添綠,推動綠色生態持續好轉。

  如今,放眼呂梁大地,藍天、碧水、凈土已成為新常態。(記者 馮凱治)

[編輯: 楊曉飛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7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