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數據 新看點】我省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8元
比上年增加1430元,增長10.3%

2021年,我省農業生産穩中向好,農民人均收入水平跨上新的&階。統計數字顯示,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8元,比2020年增加1430元,增長10.3%;其中,工資性收入6860元,增長8.1%;經營凈收入3959元,增長9.6%;財産凈收入216元,增長5.5%;轉移凈收入4274元,增長15.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45,較上年縮小0.06。
2021年,我省堅持戰略引領,做大做強農産品精深加工十大産業集群、做實産業五大區域布局、走出走好山西有機旱作之路,用農業現代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農産品加工業完成銷售收入262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十大産業集群産值1600億元。山西雜糧、山西藥茶、大同黃花、運城蘋果等特優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增強,成功申報國家級産業集群1個、現代農業産業園2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3個、産業強鎮8個。
2021年,我省進一步加強政策惠農、實施農民培訓,農民增技賦能,拓寬拓展了增收渠道。&&土地出讓收入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穩糧保供、一産高質量發展、生豬産業健康發展、設施蔬菜馬鈴薯加快發展等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下達各類補貼資金77億元,其中耕地地力補貼29億元、農機購置補貼3.7億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36億元、生産託管資金2.7億元、一次性種糧補貼4.8億元、救災資金0.55億元,有效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開展股份權能試點盤活集體資産,累計股金分紅10.2億元。
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張絢告訴記者:“去年我省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工穩崗就業,實現培訓持證一體、産業就業融合、增效增收同步,培訓高素質農民21.83萬人,還選樹了全省‘百佳高素質農民’,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同時,我省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累計培育家庭農場6.3萬個,新評選省級示範縣5個、示範農場100個。去年新增國家級整縣推進試點10個和省級試點20個,累計培育農民合作社9.6萬個,95個農民合作社評為國家示範社。(記者 王秀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