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西北風橫掃 冷空氣發力 這個冬天會被凍哭嗎?
本週,我省最低溫度將降至-21℃
11月21日17時30分,山西省氣象&變更發布大風藍色預警,預警區域:全省大部分地區。受冷空氣影響,未來24小時,預警區域內有5至6級西北風,陣風可達7級或以上。
預計未來一週,我省多大風、降溫天氣。周一,全省晴間多雲,西北風“橫掃”大部分地區。周二,晴間多雲,部分地區有4級左右西北風。周三,晴間多雲,北中部部分地區有4至5級、短時6級或以上西北風。周四到周六,晴間多雲。
11月22日白天到夜間,全省最高氣溫:北部及中部山區-5℃至2℃,中部其餘地區及南部1℃至8℃;最低氣溫:高寒地區-21℃左右,北部及中南部山區-15℃至-7℃,中南部其餘地區-9℃至-3℃。11月23日白天到夜間,全省最高氣溫:北部及中部山區2℃至6℃,中部其餘地區及南部7℃至11℃;最低氣溫:高寒地區-18℃左右,北部及中南部山區-13℃至5℃,中南部其餘地區-5℃至-1℃。
氣象部門提醒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大風工作,要特別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廣大市民和單位要關好門窗,加固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蓋建築物資。行人注意盡量少騎自行車,颳風時不要在廣告牌、臨時搭建物等下面逗留。(記者 郭衛艷)
相關
趕上“雙拉尼娜”,今冬寒冷會加倍嗎?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説
“拉尼娜”又來了!為什麼説“又”呢,因為它去年也來過。“雙拉尼娜”對今年冬天氣溫有何影響?會更冷嗎?如何應對?11月19日,記者採訪了山西省氣象專家。
“拉尼娜”是什麼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山西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張冬峰介紹。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現象都是南半球東南信風增強或減弱造成,這兩種現象都是可能導致全球異常氣候的重要因素。拉尼娜是西班牙語中“小女孩,聖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所以拉尼娜又被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
通常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寒潮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氣溫容易較常年同期偏低。從1950年一直到今年3月,全球共發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按照強度級別,分為弱、中等強度、強事件。歷史上僅出現過1次強拉尼娜事件,時間從1988年5月開始持續到次年5月。
拉尼娜現象出現時,我國易出現冷冬熱夏,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比常年多,出現南旱北澇現象。
“正常情況來説,在拉尼娜現象結束之後海溫回到中性或偏暖狀態。今年,繼上一次拉尼娜事件(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結束後,7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下降,10月進入拉尼娜狀態。”山西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張冬峰介紹,冬季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連續兩年冬季發生拉尼娜,稱為“雙峰型拉尼娜”,“雙峰型拉尼娜”現象較為少見。
“雙拉尼娜”對山西有何影響
“從歷史數據來看,在多數拉尼娜現象達到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張冬峰介紹,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從全國範圍來看,拉尼娜年出現低溫的概率較大,但不同地區間仍會有一定差異,例如,1986年以來的14個拉尼娜事件中,有10年冬季氣溫正常至偏低,有4年氣溫偏高。
根據前期的預測信號分析,初步預測我省今冬氣溫與常年基本持平略偏低、降水偏多。氣溫階段性變化特徵明顯,12月,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2022年1—2月,冷空氣活動將明顯轉強,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發生階段性極端強降溫事件和強降雪過程的可能性大。
但由於影響氣候的因素較多,因而,拉尼娜現象下我省冬季氣候趨勢仍存在不確定性,氣象部門將密切監測氣候系統變化,及時提供滾動訂正的氣候預測意見。
“雙拉尼娜”現象對農業帶來一些影響,農業部門應做好低溫和強降雪的應對準備。冬季前期(12月)相對偏暖對冬小麥越冬前生長和安全進入越冬期有利,後期(1-2)月偏冷對播種偏晚冬前長勢偏弱的冬小麥安全越冬不利。至於對設施農業,前冬偏暖對設施農業生産比較有利;後期偏冷,此時設施蔬菜大部處於上市期,容易遭受低溫冷害;雨雪天氣容易打濕溫棚保溫簾和保溫被,加重溫棚荷載。據《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