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生産自救,從受災群眾安置點開始——山西省大寧縣走訪見聞

2021年10月14日 16:47:47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10月14日電題:生産自救,從受災群眾安置點開始——山西省大寧縣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柴海亮、解園

  70歲的王月梅,坐在靠近大門的小會議桌前,瞇着眼,飛針走線,全神貫注地繡着飾品上的虎頭,桌子上擺着兩個已完成刺繡工序的産品,只等工作人員來收貨付錢。

  10月13日下午,記者走進山西省大寧縣最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看見王月梅老人和100多名婦女聚在一個大會議室裏做車挂刺繡飾品,相關工作人員現場收貨點錢。

  “在安置點住了3天,我已經靠做這個刺繡,掙了300多元。”王月梅説,自己是三多鄉東南堡村脫貧戶,真沒想到政府考慮得這麼周全,讓受災群眾趕快掙點錢彌補損失。

  這個設在大寧縣小馮村工業園區裏的安置點,安置了542名受災群眾。大寧縣婦聯主席馮娟説,最近,國家衛健委直屬機關工會出資20萬元購買約2000個用當地“拉線刺繡”工藝做的車挂飾品,這個安置點的群眾通過現場免費培訓,按工序攬活,計件計酬,當場兌付。

  有的做布坯,有的畫畫,有的裝絲棉,有的縫邊,有的繡花……一個具有完整生産流水線的刺繡産品車間就在這裡建成了,一場獨特的生産自救行動也從這裡開始。

  地處黃土高原的大寧縣,這次受災很嚴重,10月2日至7日,降水量超過280毫米,是山西省降水量最大的縣。全縣常住人口5萬餘人,有3.5萬多人受災。

  “這次受了這麼大的災,本來挺愁的,現在有地方掙錢了,而且是現錢,心情也好了很多。”大寧縣曲峨鎮赤奴村受災群眾賀愛英也是脫貧戶,原來和大女兒一起生活,但女兒的房子出現了險情,只得一起轉移到受災群眾安置點。賀愛英做縫邊工序,完成一個掙2元,女兒做繡花工序,完成一對掙30元。

  從小就跟媽媽學會“拉線刺繡”的賀成英,既是受災群眾,也是現場的培訓老師。課上講完,課後不厭其煩地手把手指導學員實際操作。“我最理解她們,絕大多數學員都是年紀較大的老人,很不容易。”賀成英説,“每當看到她們完成一道工序,拿到現錢,我心裏都很高興,覺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當前,盡快生産自救,減少損失,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大寧縣委書記王曉斌説,各相關部門正千方百計地加速推進這項工作。

  在這個安置點的另一個大房間裏,50名受災群眾正在接受當地一家家政公司的上崗前培訓。(完)

 

[編輯: 楊曉飛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5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