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日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山西多地受災嚴重。一邊經受着風雨考驗,一邊擔負着保障全國十多個省份的煤炭供應重任,此刻,困頓於風雨中的山西讓人格外感動。
風雨無情人有情。無論是搶險救災中奔走的身影,還是保供鐵路線上忙碌的人群,他們都用行動生動詮釋了什麼叫顧大局、有擔當、守承諾、重情義。他們站立的地方叫山西,一塊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土地。(半月談評論員 劉翔霄)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524篇。其中,10月8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269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博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和APP,佔比分別為91.60%、5.15%、1.91%。(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8日晨,救援人員已經在南同蒲鐵路昌源河大橋搶修現場堅守了兩天兩夜。奔涌的河水邊,人員和機械聚集,搶修施工現場緊張忙碌。
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山西省遭遇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6日,洪水沖毀了南同蒲鐵路昌源河大橋橋&尾部路基,造成枕木懸空。
南同蒲鐵路是縱貫山西中南部的一條鐵路幹線。險情發生後,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晉中市縣兩級全力組織搶修,調集超過800名施工人員日夜不停進行搶險施工。(新華社記者許雄)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29篇。其中,10月8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23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APP和微信,佔比分別為58.62%、34.48%、6.90%。(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平遙古城城墻發生局部坍塌,城墻搶險修繕程序已對接啟動。目前,有關部門已及時清理脫落地表的夯土、磚塊,在城墻坍塌段設置隔離圍擋和警示標誌,對險情段墻體進行遮蓋和應急處理,防止發生二次坍塌,確保古城居民和游客人身安全。(新華社記者王學濤、馬志異、王勁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570篇。其中,10月8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318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微博和微信,佔比分別為40.35%、22.46%、15.44%。(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8日16時30分,隨着最後一車石料投入決口處,經過全體搶險人員24小時連續奮戰,汾河山西新絳段橋東村附近堤壩決口成功合龍。
受近期連續降雨和上游來水影響,汾河下游山西運城市新絳段遭遇近40年來最大洪峰,流量由日常的每秒40立方米激增近30倍,達到每秒1125立方米。受此影響,位於新絳縣橋東村附近的汾河北段堤壩7日17時左右發生決口,決口長度近20米。(新華社記者王飛航、張磊)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396篇。其中,10月9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232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微博和微信,佔比分別為38.64%、34.34%、12.37%。(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10月8日21時20分,受強降雨影響中斷行車的南同蒲鐵路上行線(北向)實現搶通。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山西省遭遇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其中2日至6日山西祁縣的降水量達到188.3毫米,日均和日最大降水量直逼歷史峰值。10月6日9時50分,南同蒲鐵路祁縣站至東觀站之間的昌源河大橋橋&尾部路基被洪水衝垮,軌枕懸空,上下行線路均中斷。(新華社記者徐偉、許雄、趙陽、楊晨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576篇。其中,10月9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556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博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和微信,佔比分別為42.63%、37.95%、11.96%。(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日前,我國運煤大動脈大秦鐵路開始秋季集中修,為下一步冬煤運輸準備安全穩定的線路條件。此外,為保障能源運輸穩定,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緊盯施工期間大秦鐵路日運量100萬噸目標,確保檢修保供兩不誤,施工前兩日,運輸煤炭達到約200萬噸。(新華社記者許雄)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262篇。其中,10月6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156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博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和微信,佔比分別為41.98%、31.30%、14.12%。(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