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信息

傳承非遺文化,顧氏外科“五件套”惠及更多患者

2023年06月09日 16:00:27 來源: 新華網

  顧氏外科是中國著名的中醫外科流派,自1862年迄今已逾百年。顧氏外科療法先後被列入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及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作為海派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顧氏外科經過六代傳承,已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中醫外科的重要流派,其理論體系、診治經驗、經驗方藥、外治療法等進一步完善了中醫外科學體系,提升了中醫外科的學術內涵,奠定了現代中醫外科學的基礎。

  在發展過程中,顧氏外科倡導整體觀念,注重經絡辨證及局部辨證,重視脾胃及飲食調攝,強調內外結合治療外科疾病。臨證診治強調辨病與辯證相結合,先辨病,後辨證;創造了許多新的方藥。

  顧氏外科通過長期的實踐積累總結出了出多惠民好藥,其中青黛膏、紅油膏、金黃膏、生肌白玉膏、消痔膏被業界譽為顧氏非遺“五件套”,惠及無數患者。

  青黛膏,收濕止癢,清熱解毒潤膚,主治癤、癰、濕疹、神經性皮炎。紅油膏主治潰瘍不斂口難收,精選九份石膏,一份生丹加工,古法炮製。金黃膏是龍華醫院明星製劑,消炎散腫,解毒止痛,主治癰疽發背、疔癤乳癰、流火丹毒、肛疽肛癰。白玉膏是肛裂必備,老少皆宜,潤膚生機,斂瘡尤佳。消痔膏主要成分螺螄殼,下可消痔腫,上可治耳疳,清熱退火,消腫止痛,旅行居家皆可用。顧氏外科價格較低廉,用藥相對安全,為無數患者減輕病痛,在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聲名遠揚。

  同時,顧氏外科博采和融會歷代外科醫家所長,形成了獨特的顧氏外科療法。顧氏外科主張:“治外必根於內”,強調“內治、外治並重”。其後代有發展,陸德銘提出“調衝任”治療乳腺增生、唐漢鈞提出“補虛化瘀”治療難愈性潰瘍、馬紹堯提出“臟腑辨證、濕疹從脾論治”、朱培庭提出“膽並從幹論治”、陸金根提出“益氣養陰法”治療習慣性便秘。

  在繼承中醫傳統外治法基礎上,顧氏外科還創造了許多新的治療方法,如橡皮筋挂線法、拖線療法、氣囊袋壓迫止血法、熱烘療法、藥線療法、墊棉法等。

  截至目前,顧氏外科療法擁有挂線療法、拖線療法等特色中醫診療技術10項,紅油膏等特色製劑36種,出版專著與教材《外科名家顧筱岩學術經驗集》、《實用中醫外科學》、《中醫外科學》等102部。作為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顧氏外科療法已成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為億萬患者帶去健康福音。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2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