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易筋經十二勢第四代傳承人嚴蔚冰:傳承非遺 弘揚導引 助力健康中國
2020年6月,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公布新時代健康上海建設典型案例”,
上海傳承導引醫學研究所申報的“國家級非遺易筋經導引法助力健康上海”成功入選“示範性案例”。
1、傳承非遺 弘揚導引
易筋經導引法是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其每一勢都針對性的疏導人體一條經筋,濡養相應的經絡和臟腑,不受練習場地和時間限制,及時消除身心疲勞,非常適合現代人學習使用,被臨床應用於帕金森病、脊柱相關疾病、肺腫瘤等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以及智殘、肢殘人士的康復訓練。
多年來,在上海市衛健委、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殘聯的關心和指導下,易筋經導引法以健康科普、防治未病的形式服務社區;以文化專業課、大課間健身的形式落地校園;通過專病治療和慢病康復為患者帶來健康。累計傳習人數超過80萬。非遺傳承人嚴蔚冰被授予“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中國非遺年度人物”、“2019中國産學研工匠精神獎”。
2、療疾患 促康復 非遺進醫院
上海傳承導引醫學研究所在嚴蔚冰、嚴石卿帶領下與上海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六科等臨床機構合作,應用中醫導引方在帕金森氏症、筋骨損傷、肺腫瘤等疾病的預防與康復以及防治新冠疫情,增強機體免疫力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嚴蔚冰、嚴石卿在湖北省中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國醫館)、東莞市中醫院、無錫易可中醫等臨床機構建立非遺傳承教學基地,通過收徒授藝,在院內開展非遺健康傳習,指導弟子開展臨床研究和應用,使中醫導引更好的服務於社會。
3、強體魄 增自信:非遺在校園
十年來,非遺易筋經導引法在全國73所大、中、小學及鄉村希望小學進行了非遺健康傳習,覆蓋陜、甘、寧、青、川、黔等十余省,惠及師生約十萬餘人。上海市中國中學、閔行區梅隴中學作為非遺傳習基地,不但全校師生每日習練,增強體魄,還在本學區各校開展非遺健康傳習。
在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2019傳承的力量”中來自4省(直轄市)的1010名師生和嚴蔚冰、嚴石卿、嚴正易三代傳承人共同記錄了非遺健康在校園的情景。“2020傳承的力量”推出了青少年居家抗疫的內容,來自湖北等5省的師生展示了在家自行或帶領家人共同習練易筋經導引法增強體質,抗擊疫情的畫面。
2022年,經文旅部非遺司批准,《中醫導引非遺進校園項目》入選2021年度“全國非遺進校園十佳創新實踐案例”。
4、傳導引 送健康:非遺在社區
非遺易筋經導引法通過在上海各區開展非遺健康在社區,累計培養社區非遺輔導員618名,建立非遺社區傳習點104個,與街道簽約非遺在社區項目3項。在虹口區曲陽路街道、浦東金楊新村街道、浦東周家渡街道進行轄區覆蓋傳習教學。2014年,與上海市開放大學合作錄製的微課程《易筋經導引法》納入滬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配送資源。經市民多年自發傳習,已覆蓋黃浦、虹口、楊浦、浦東、寶山、徐匯、閔行、金山、奉賢、崇明等區,受益人群超過60萬。
5、守正創新 服務社會
從2010上海世博會、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衞生部長論壇、第九屆世界健康促進大會、到連續三年的中醫中藥中國行啟動儀式上,易筋經導引法已逐漸成為健康上海的文化名片。嚴蔚冰團隊整理“非遺導引防疫方(三則)”被CCTV《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特別節目、《中國中醫藥報》、《新華網》、《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健康上海12320》等媒體刊登轉載,觀者超過百萬人次。上海市委老幹部局舉辦的年度離退休幹部在線報告會上,嚴蔚冰作《起居導引 增強免疫》專題報告。觀看人數超過30萬。2020年4月27日《人民日報》第六版報道在線講座經驗。
嚴蔚冰、嚴石卿等傳承人以“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為目標,傳承非遺,傳遞健康,利益大眾,服務社會。
(本文視頻由受訪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