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撥投結合”助力原創成果轉化

2023年02月05日 09:30:29 來源: 解放日報

    ■“撥投結合”,即利用財政資金按科研項目投入支持,獲得社會化融資後,前期投入轉化為股權。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國創中心通過“撥投結合”,在長三角區域累計組織實施了57項重大産業技術創新項目

    上海同芯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吉華,這樣形容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相識——“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兩年前,作為“泛半導體真空腔體固態成型”技術項目創始人,他為找不到投資而犯愁,業內同行向長三角國創中心推薦了這一項目。

    長三角國創中心,是由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牽頭,聯合江蘇、浙江和安徽相關機構共建的綜合類國家級技術創新平台,總部位於張江科學城。接洽中,吉華第一次聽説“撥投結合”,即利用財政資金按科研項目投入支持,獲得社會化融資後,前期投入轉化為股權。2月3日,在“撥投結合”助力下,“泛半導體真空腔體”項目與上海芯飛睿科技有限公司的“激光晶體材料”項目,作為重大産業化技術正式落戶寶山區。

    為原創技術雪中送炭

    吉華團隊通過多年的技術打磨,開發了針對半導體設備大型腔體的顛覆性解決技術,可提供長壽命、高性能、高可靠的鋁合金真空腔體,有效提升半導體核心基礎零部件的自主保障率,打破核心器件和裝備受制於人的困境。然而,這類技術在市場上無法對標,也就很難找到投資者。

    “死亡之谷”,經常被用來形容原創技術和産業化之間的鴻溝。“我們的‘撥投結合’恰恰是聚焦前沿早期風險度高,但有可能産生顛覆性影響、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項目。”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劉慶告訴記者,“撥投結合”正是為了幫助早期原創技術跨越“死亡之谷”,提升産業化應用成熟度。

    與一般的資金支持相比,“撥投結合”有何創新之處?“這是一種創新型財政支持模式,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劉慶説,對於一些前沿引領性、顛覆性技術,經常會有“市場判斷失靈”現象,這正是財政資金最應該發揮作用的時候,而不是僅僅跟着市場去投被看好的項目。

    “財政資金先按科研項目形式投入,如果完成既定研發任務並獲得市場化融資,前期投入轉化為公司股權,參照市場化方式管理或退出,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劉慶説,如果項目未獲得市場融資,則寬容失敗,項目結題驗收,長三角國創中心保有項目轉化權利。

    如何篩選和培育項目?專業性是“撥投結合”的重要“底色”。據介紹,立項前,長三角國創中心會通過同行評估,對技術方案進行初步判斷。接下來啟動“項目經理”培育,支持並協助項目經理團隊開展市場需求調研、完善商業計劃方案、對接落地産業園區等。被篩選出的項目團隊與長三角國創中心、地方政府/産業園區共同出資,共同承擔創新風險,註冊成立由項目團隊90%控股的運營公司,註冊資本約為項目所需經費的10%。“這種模式既利用市場化機制保證項目團隊研發和運營的自主權,又推動前沿性、原創性技術實現産業化。”下轉 3版

    引導更多市場資本參與投資

    2021年,“撥投結合”入選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的“全面創新改革任務清單”,在全國示範推廣。

    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國創中心通過“撥投結合”,在長三角區域累計組織實施了57項重大産業技術創新項目,其中長三角國創中心累計支持6.45億元,帶動地方投入支持8.77億元。已有11個項目達成研發目標並實現A輪融資,部分項目進入B輪,其中氮化鎵射頻技術等5個項目估值超過10億元。“撥投結合”模式不僅有效放大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能,而且引導更多市場資本參與前瞻性硬核技術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寶山區作為上海市唯一一個地方政府主體,積極揭榜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有關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先投後股”創新改革試點任務。據悉,寶山區每年將在區産業扶持資金中設立預算5000萬元的“先投後股”專項資金;對原創核心技術創新項目、可引領産業升級的共性關鍵技術、可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技術創新項目,扶持金額最高可達2000萬元。

    “以往在尋求科創項目時,有時感覺像‘盲人摸象’,從寶山區未來的産業發展看,需加強精準性和戰略性。”寶山區委書記陳傑告訴記者,此次落地的兩個重大産業化項目與寶山區的契合度高,都得到了區裏“先投後股”專項資金支持,這很大程度得益於長三角國創中心對項目的判斷非常專業、機制非常靈活。“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創新的策源能力推動高端産業引領功能,打造上海科創中心的主陣地。”(記者 黃海華)

    原標題:

    以財政資金引導市場資本參與前瞻性硬核技術投資,扭轉“市場判斷失靈”現象

    “撥投結合”助力原創成果轉化

    

【糾錯】 [責任編輯: 史依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9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