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到四川,3000瓶抗新冠口服藥品的愛心之旅
新華社客戶端成都1月20日電(記者吳光於)1月19日下午,來自上海的志願者王慧博與12歲的兒子王振軒從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出發,踏上了去往孩子姥姥家眉山市的團圓旅途。從上海去眉山,為何中途拐去了石棉?答案就在1000瓶抗新冠藥物阿茲夫定裏。
王慧博是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的老員工。不久前,該基金會聯合復星醫藥、河南真實生物宣布,將向我國農村地區捐贈價值1億元的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預計覆蓋中西部180個縣。1月17日,出差途中的王慧博得知準備向四川“9·5”瀘定地震災區定向捐贈的阿茲夫定已全部到貨,便直接從南京飛向了成都,做好接收準備。
“春節期間,人口流動迅速攀升,不同新冠變異株有可能出現交叉感染。我國中西部地區鄉村衞生健康服務資源相對不足,定向給鄉村捐贈阿茲夫定正是為了紓解鄉村防疫壓力。”王慧博説。
1月18日下午4點,志願者趙興從上海帶着3000瓶阿茲夫定飛抵成都,與等候在機場的王慧博匯合。提前回到姥姥家的王振軒也從眉山趕到了機場。正上六年級的他跟着父母參加過不少公益活動,這一次也想當父親的小幫手。

1月19日,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的小志願者王振軒在四川省石棉縣新民鄉搬運捐贈的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受訪者供圖)
當天,瀘定縣衛健局的工作人員捧着潔白的哈達來到機場,完成了1000瓶阿茲夫定的捐贈交接。隨後,趙興帶着1000瓶藥品奔赴遂寧射洪市。王慧博父子則帶着1000瓶藥品趕赴270公里外的石棉縣。

1月18日,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的志願者在四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收到給瀘定、射洪和石棉三個縣(市)的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受訪者供圖)
春節期間物流緊張,要送藥的地方多為偏遠山區。志願者千里送藥,方式看似 “原始”,在此刻卻顯可貴而高效。
1月19日清晨,王慧博父子倆和石棉縣衛健局局長肖建洪、石棉縣人民醫院醫生張浩一起,從縣城出發去往新民鄉。公路依大渡河畔而建,修葺一新的房屋不時映入眼簾。
“早就想儲備這種藥,但之前一直沒有渠道大量購入。雖然目前第一波疫情高峰已過去,但春節人流量劇增,這1000瓶藥真是雪中送炭。”肖建洪感嘆。
上午10點,首批200瓶阿茲夫定送抵新民鄉衞生院。提前聽説消息的群眾三三兩兩地來到衞生院諮詢,有些甚至是從王崗坪鄉和安順場鎮趕來。

這是1月19日在四川省石棉縣新民鄉衞生院拍攝的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捐贈儀式現場。(受訪者供圖)
“這個藥是處方藥,確定感染之後有了症狀才能吃,需要醫生開處方才能免費領。如果肝功能正常,但腎功能不正常,一定要來醫院檢查。拿到了藥不要隨便把藥給家裏其他人,是藥三分毒,用藥之前一定要經過醫生的認可才能吃……”張浩和王慧博不停地向村民普及服藥的注意事項。

1月19日,醫護人員在四川省石棉縣新民鄉衞生院為當地居民發放捐贈的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受訪者供圖)
他們還反復叮囑老人:“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舒服了不要硬扛,要去醫院,也可以找村醫。”

1月19日,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的志願者王慧博(前左)在四川省石棉縣新民鄉衞生院為當地居民發放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受訪者供圖)
離開新民鄉,王慧博父子這才來得及細細欣賞回程的風景,大渡河水奔流不息,沿途還遇見搬新家的群眾運傢具的車輛。4個多月前的地震毀了他們的家,如今,新生活已經徐徐展開,家門口大紅的春聯和福字寄託着對未來美好的憧憬。王慧博期待,他們跨越2000多公里送來的這些藥品,會讓父老鄉親的年過得更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