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共赴治愈之約!這群特殊的學生從瑞金醫院“畢業了”

2022年09月15日 16:37:3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9月15日電(記者袁全)淋巴瘤是一種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常見惡性腫瘤,也是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腫瘤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10萬名新發淋巴瘤患者。幸運的是,隨着醫學技術的進步和創新藥物的出現,中國淋巴瘤的治愈率持續提高,越來越多的淋巴瘤患者滿懷期待地奔向新生活。

  在9月15日的第十九個世界淋巴瘤日到來前一天,為助力每一位淋巴瘤患者回歸社會,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在上海舉行: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醫生們的見證下,又一批淋巴瘤康復患者迎來“畢業日”。

瑞金血液科趙維蒞團隊和患者代表們(受訪單位供圖)

  活動現場,淋巴瘤康復志願者代表與瑞金醫院血液科醫生共同講述的“畢業”故事,鼓舞着患者重返社會的信心和勇氣。32歲的鄭女士,寶寶剛出生就確診罕見的ALK陽性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靠着醫護和自己的堅守,一次次抓住生的光亮。如今,經過多輪治療,她已順利康復併入職新公司,重掌人生之舵;35歲的馬先生,2018年被確診為原發縱膈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從醫院康復“畢業”後就衝在抗疫第一線,熱心投入社區志願者工作,成為女兒心中“最堅強的爸爸”。

瑞金醫院血液科張慕晨醫生與鄭女士攜手參加活動(受訪單位供圖)

  瑞金醫院副院長趙維蒞&&,提升淋巴瘤等血液系統疾病的治愈率,助力患者重返社會,離不開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們今天才有機會站在這裡,見證越來越多的淋巴瘤患者從瑞金‘畢業’。我們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將繼續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助力所有‘畢業生’勇敢回歸社會,迎接新生。”

  據悉,目前在瑞金醫院,淋巴瘤的五年無病生存率正逐年上升,“畢業生”人數也不斷增加。“作為見證者,我們整個團隊都感到非常欣慰。未來,我們期待更多創新治療方案的出現和可及,助力淋巴瘤五年無病生存率達到90%以上,最終實現治愈目標。”趙維蒞説。

趙維蒞教授為“畢業生”撥穗(受訪單位供圖)

  據統計,中國淋巴瘤患者總體五年無病生存率近38%,而在北上廣淋巴瘤的治愈率則更高。然而,伴隨着“治愈”的到來,淋巴瘤患者的新生之路卻是荊棘叢生。《2019年淋巴瘤患者生存報告白皮書》調研顯示,淋巴瘤患者總體因病失業率56%,青壯年勞動力因病失業的情況尤為嚴重。

  淋巴瘤之家創始人顧洪飛先生&&,重返職場、恢復工作能力是大多數淋巴瘤患者回歸社會的第一步,但是當下這個群體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很多正當壯年的康復患者,因曾罹患淋巴瘤被拒之門外,“其實,大多數淋巴瘤康復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參與社會勞動,部分患者還積極參與了志願活動,用愛回饋社會。未來,我們也期待越來越多康復者能夠加入各個醫院的志願者團隊,將溫暖和治愈的希望傳遞給更多人。”

淋巴瘤之家創始人顧洪飛做現場分享(受訪單位供圖)

  作為此次活動的倡議者之一,羅氏制藥中國客戶交互業務模式腫瘤領域總經理錢巍先生&&:“今年是羅氏連續第五年支持‘因美而生’淋巴瘤疾病宣教活動,隨着越來越多的創新療法進入中國,淋巴瘤治愈希望越來越大,羅氏將加大投入中國淋巴瘤診療一體化,持續提高淋巴瘤疾病認知,幫助淋巴瘤患者早診斷早治療,回歸正常工作生活。”

  畢業典禮最後,趙維蒞帶領瑞金醫院血液團隊共同宣誓承諾:永承廣博慈愛之風,誓擔救死扶傷之任,以治愈為追求,助力血液疾病患者回歸健康。呼籲全社會關注淋巴瘤,傳遞治愈的力量,消除偏見和阻礙,讓每一位淋巴瘤患者重歸社會、重回職場,擁抱未來。

【糾錯】 [責任編輯: 沈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