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橙色預警,申城沉着應對

共和新路上,市民冒着大雨出行。 張馳 攝
昨天16時,上海更新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為颱風橙色預警信號。這是今年上海發布的首個颱風橙色預警。據上海中心氣象&監測,昨天15時,颱風“梅花”中心位於距離上海浦東南匯嘴南偏東217公里的東海海面上,強度為強颱風級。受颱風本體影響,上海昨天午後開始出現降水,11時至15時40分雨量統計顯示:半數地區出現中等量級以上降水,局部大雨,陸上最大降水出現在浦東高東鎮,為33.5毫米。風力逐漸增大,一些地方出現6級陣風。
記者從上海市氣象局了解到,亞太颱風研究中心“追風團隊”昨天已前往上海浦東新區,直擊颱風“梅花”,並進行高精度颱風風場觀測實驗。這次追風主要考察城市高樓群核心區域對颱風風場的影響。觀測範圍以惠南為外圍地區,世紀公園為過渡地帶,陸家嘴為核心區域,先後在惠南、世紀公園和陸家嘴氣象站進行相關部署,建立梯度型連續觀測模式。
“城市建築對風的影響會很大。因此,與此前颱風‘軒嵐諾’科研活動相比,這次活動將結合城市高樓林立的特點和獨特的氣候效應,關注城市建築對颱風風場的影響。”研究中心負責人湯傑介紹。
數據採集工作昨天下午正式啟動,計劃持續到今天夜間,屆時將追蹤颱風“梅花”移動軌跡,直擊颱風登陸,觀測颱風結構特徵,對風場展開大範圍、高精度觀測。
重點區域道路樹木進行加固
受今年第12號颱風“梅花”影響,為確保游客生命財産安全,根據上海市防汛指揮部關於颱風“梅花”影響期間減少出行、確保人身安全的要求,上海多座公園宣布暫時閉園。
應對颱風“梅花”,上海市、區兩級綠化部門已提前做好各項應急準備,抓實抓細防汛防&措施。相關部門、單位已強化人員物資管理,開展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同時按照颱風預警級別,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聯絡通暢。
市綠化管理部門已成立應急巡查小組,組織值班人員,對黃浦、徐匯、虹口、普陀、楊浦、浦東等區域開展安全巡查。截至目前,全市各區共完成防&疏枝10萬餘株,綁扎加固3萬餘株,處理樹線、樹牌、樹燈矛盾合計1.8萬餘處,尤其是針對重點區域道路的樹木及新種樹、風口易倒伏樹木,落實了加固措施。
落實落細企業安全防範措施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昨天發布緊急提示,督促相關生産經營單位落實落細安全防範措施,做好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産工作。
企業尤其要關注供電系統、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防範暴雨、雷電可能引起的安全生産事故風險及數據傳輸設備故障;停止可能受災區域內的生産設施作業,調整工藝流程及電力系統,做好相關保護措施,防止泄漏。對所有防雷、避雷設施要進行檢測和全面檢查。危險化學品生産、倉儲企業要認真落實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區的防風、防洪等措施,及時整改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問題,嚴防危險化學品意外流失或外泄事件的發生。
洋山深水港船舶昨全部撤離
昨天,今年第12號颱風“梅花”逼近。記者從洋山港海事局了解到,洋山深水港最後一艘國際航行集裝箱船於昨天2時55分撤離,目前洋山深水港所有碼頭均已停止作業。截至昨天8時,洋山港海事局發布各類提醒信息2萬餘條,實施現場船舶抗風宣傳931艘次,累計疏散各類船舶116艘次。
昨天8時,上海海事局將船舶防&應急響應從Ⅲ級提高到Ⅱ級,為保障洋山轄區水上船舶通航安全,洋山港海事局提前部署,積極做好防&宣傳和隱患排查工作,密切跟蹤颱風動態和轄區氣象變化,根據船舶抗風等級,科學制定船舶撤離計劃,並通過VHF、短信平台、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手段播發颱風預警信息,督促轄區港航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船舶做好防&工作。
記者從臨港新片區防汛辦了解到,臨港新片區共有在建工地367個,現場人員56045人,自行撤離人員53719名,需集中安置人員2326人。昨天13時,撤離準時啟動,17時前,撤離工作順利完成。
臨港新片區防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11日,臨港新片區就已發動各單位積極開展汛前檢查,做好防禦大風暴雨各項準備。臨港新片區建築工地尤其多,相關部門提前進行數據摸底,並落實轉移安置場所。
消防救援部門全力排除隱患
風大雨急,上海消防救援部門迅速啟動防汛防&應急響應預案,緊急排除各類高空警情,確保城市安全。昨天17時57分許,奉賢區洪廟消防救援站接警,位於奉賢區川南奉公路一小區出現高空險情,消防救援人員立即趕赴現場處置。據現場消防人員介紹,居民樓三樓一不銹鋼雨棚頂部被大風撕開,一塊150厘米的鋒利鐵皮隨風飄蕩,有墜落風險。消防救援人員利用多功能救援伸縮桿通過套圈拉扯的方式將鋒利鐵皮套住並拉拽下來,成功排除險情。(戚穎璞 陳璽撼 胡幸陽 鄔林樺)
原標題:
“梅花”橙色預警,申城沉着應對
多座公園閉園,洋山港所有碼頭停止作業,“追風人”再次出發考察風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