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着力緩解核酸採樣點“排隊長”
■市民&&居住的本社區,不需要提供72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但需要規範佩戴口罩,配合測溫,並主動掃&&口的“場所碼”,出示“隨申碼”綠碼
截至6月1日,上海已設置超過1萬個常態化核酸採樣點位。然而,部分點位未開放、部分點位服務時間較短、造成排隊時間長,如何對服務進行改善?昨天召開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疫情防控核酸篩查專班負責人夏科家向市民&&歉意,並明晰已連夜增派採樣人手、增開採樣窗口,同時採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服務。
夏科家介紹:全市加密採樣點位,確保所有設置的採樣點全部開放。加密採樣點位做到點位進小區、進園區、進樓宇、進大型企業,讓市民在居住地和工作地更便捷地採樣。增加採樣工位,針對容易出現排長隊的採樣點位,派足採樣人手,增加採樣&。延長服務時間,針對居民上班前、下班後及晚間的採樣需求,大幅度延長服務時長,同時進一步挖掘醫療機構、檢測機構的潛力,增加24小時開放的採樣點數量。優化流程,提高“採樣、送樣、檢測、報告”四個環節間的銜接效率,避免出現遲送、遲檢、遲報的現象。健全問題發現及應急處置機制,採樣點所在區、街鎮要落實主體責任,開展定期的巡查,及時發現排長隊的情況,迅速組織起機動支援隊伍,前往相關點位增設採樣工位,維護現場秩序。
針對“常態化檢測點不接受核酸報告超過72小時”的説法,夏科家&&,市防控辦沒有&&過此類要求,已要求各區開展自查,如有個別採樣點擅自加碼,必須堅決整改。此外,市民&&居住的本社區,不需要提供72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但需要規範佩戴口罩,配合測溫,並主動掃&&口的“場所碼”,出示“隨申碼”綠碼。
對於核酸檢測結果出得慢的問題,涉及到多個環節。防控核酸篩查專班將依託信息系統,對結果出得慢的情況進行分析,如是由於檢測機構的樣本承接量超出了檢測能力的,則要加強採檢匹配,調整檢測機構;如是樣本轉運慢造成的,則要提高轉運頻次,增配轉運車輛。(顧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