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資訊

從社會治理的“細枝末節”看上海的“軟實力”

2022年01月07日 15:19:15 來源: 新華財經

  12月30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發布暨研討會上,50件案例脫穎而出,從基層治理的點滴細節,展現了上海以“繡花功夫”實現“大城善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超大城市治理標桿。

  當前,軟實力越來越成為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而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又是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2月30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發布暨研討會上,50件案例脫穎而出,從基層的點滴細節,展現了上海以“繡花功夫”實現“大城善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超大城市治理標桿。

  

  圖為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十佳案例發布現場

  提升城市軟實力事關全局、事關未來。今年發布的《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厚植城市精神彰顯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意見》明確提出,著力構建現代治理體係,展現城市軟實力的善治效能,推動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

  

  圖為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優秀組織獎發布現場

  基層是社會治理問題和困難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創新靈感迸發的熱土。為了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上海各部門各單位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探索數字化轉型與精細化管理相結合等過程中的創新成果,在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中共上海市社會工作委員會)、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的指導下,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新華社中國經濟資訊社、新華網連續四年組織開展“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徵集活動”,上海農商銀行提供全程支援。

 

  圖為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優秀案例發布現場 

圖為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優秀案例發布現場  

  本屆活動自7月啟動以來,全市各單位各部門踴躍參與,共申報案例逾330件,數量較上屆增加超過50%。與會專家認為,今年的徵集活動有兩個鮮明的特色:一是面向基層,著重挖掘來自一線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為從源頭上化解矛盾提供“接地氣”的“上海方案”;二是聚焦熱點,圍繞舊改、樓宇黨建、數字化轉型等各界關注的議題,深入總結不同案例背後的共性規律。

  

圖為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提名案例發布現場

圖為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提名案例發布現場

  黨建引領,幹在實處。舊區改造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關係,歷來是“老大難”問題。上海搭建“黨建引領企事業單位舊改議事協調平臺”,納入相關委辦局及利益攸關方,凝聚各方合力,創造了企事業單位交房新紀錄;超大城市基層黨建是城市化快速發展中的“新”問題,閔行區古美路街道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打造全域覆蓋的“古美CPU”模式,提供家門口的“一站式”黨群服務。

  人民民主,全程相伴。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長寧區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的黨員幹部始終將三句話挂在嘴邊、落在行動上:“一個黨員一面旗”“民主是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在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舊改過程中,普陀區創新探索“靠譜五法”,所有規劃建設方案公開透明,讓群眾知曉和建言,變“找茬”為“支招”,真正把工作做進群眾的心坎裏,實現人人都是“獲得者”。

  數據賦能,精準施策。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口岸承擔著全國進口冷鏈食品保障重任。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構建“滬冷鏈”係統,實現口岸查驗資訊、車輛運輸資訊等數據互通、資訊共用,形成多層次、全覆蓋、可追溯的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閉環管控體係;針對基層錯綜復雜的個性化問題,靜安區臨汾路街道匯集總量超過1000萬條民情資訊的“大數據湖泊”,打造集智能應用、風險預警等功能于一體的“民情日志3.0·數字駕駛艙”係統,推動基層治理從“人力發現被動處置”向“數字吹哨主動幹預”轉變。

  源頭治理,追根溯源。“雙減”政策疊加網遊限時,未成年人閒暇時間如何分配?寶山區傳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實踐理念,鼓勵未成年人“一邊當學生,一邊當先生”,即知即傳,即學即教,進而帶動整個家庭參與社區治理;為把社會治安問題、城市管理問題更有效地解決在基層,浦東新區打造“居村聯勤聯動站”,平時是社區共治運作平臺,戰時是突發事件應對指揮中心,打通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實現從被動處置、應急處置向前端治理、源頭預防轉變。

  資源共用,互利共贏。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依河而建,素有“蘇河明珠”的美譽。在“一江一河”貫通工程中,學校“能搬盡搬、能讓盡讓、能拆盡拆,能開盡開”,在保留保護、新建改建中下足“繡花”功夫,打造開放共用型的校園,把最好的岸線資源留給市民;武康大樓是人盡皆知的“網紅”地標,徐匯區湖南路街道在實施風貌保護修繕過程中,成立 “樓管會”,實施“五康”民心工程,讓居民在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街區享受高品質的公共服務,打造“建築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的治理樣本。(鄧侃)

【糾錯】 [責任編輯: 沈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1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