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挂圖作戰,張園西片區7月開放

張園西片區效果圖。
2022年7月1日,張園西片區將正式開業,2萬平方米麵積內將入駐20余家高端品牌,包括部分首店。根據初步規劃及設想,其周邊的茂名北路也將被打造為分時段步行街。
新年首個工作日,靜安區委書記於勇再度來到598地塊現場,調研張園城市更新項目進展情況。距離上一次張園項目推進會召開,正好半個月。
倒排節點、挂圖作戰。
在實現諸多單體建築保護的基礎上,周邊建設施工如何更人性化,區域交通動線如何梳理,入駐簽約企業個性化裝置如何匹配風貌區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擺上桌面,在現場逐個梳理難點堵點痛點,列出問題清單,一項一項跟蹤解決。聽相關部門意見、聽商戶意見、聽老百姓意見,群策群力。
意向入駐企業&&,張園體現了海派歷史特色風貌,有難以替代的文化魅力,且緊挨着南京西路商圈,希望進一步加強對接,促成更多互動合作。
居民代表們飽含深情,希望能留住過往的生活痕跡,讓大家能隨時回來看看。
周邊通勤白領説,希望借由保護利用,讓周邊交通更為便利,納入更多生活服務功能。
各方的期待和建議,正是張園項目要着重推進的。
張園,百年“張氏味莼園”,曾被譽為“海上第一名園”,位於南京西路歷史文化風貌區核心區域。國內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個室外照相館均在此登場亮相。百餘年內,這片現存最完整、種類最多的中後期石庫門建築群,歷經滄桑,也承載着“七十二家房客”的日常煙火,於2018年10月在全市率先採取“徵而不拆、人走房留”方式,實施保護性徵收和開發。
當下,張園遵循“保護為先、文化為魂、以人為本”原則,在完整保留街坊肌理、街巷尺度和建築風貌基礎上,對歷史建築實施保護性改造、修繕。譬如,結合調研對於區域中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為每棟房子編制檔案。細化至每幢的人文歷史、現狀測繪、價值評價等信息。在建築細部貼上“保護標籤”,註明了建築建造年份、保護重點及看護責任人等。借由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實施嚴格保護措施、動態監控。
年內,相關部門將跨前一步,主動服務,主動作為,整個區域將被打造為四個片區並逐步開放:西部區域設置高端商業,與豐盛裏構成完整的商業界面;東部區域相對安靜,設置精品酒店、精品公寓及創意辦公;南部區域設置文化演藝中心、潮流中心;北部區域做美術館、博物館,延續張園“石庫門建築博物館”的傳統。
同時,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注重“首店”“首秀”“首發”效應,凸顯國際化、時尚化、年輕化,力爭引領時尚、定義潮流,提升和豐富首發經濟的質量與內涵。打通地鐵地下換乘通道,做厚做實南京西路後街經濟,拓展體驗式商業,形成具有先進理念的時尚休閒商業中心。
以此走出保護性開發的新路子,打造成為新時代城市有機更新實踐的新樣板,讓張園成為上海中西合璧建築文化的地標、都市文明的重要傳承地。(記者 顧一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