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稅收“百億樓”折射高質量發展新脈動

2022年01月01日 09:30:5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1月1日電題:上海稅收“百億樓”折射高質量發展新脈動

  新華社記者楊金志、何欣榮、郭敬丹

  101.4億元——這是上海市靜安區恒隆廣場在2021年貢獻的總稅收,為上海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發展增添了新注腳。

  而在黃浦江對岸,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的國金中心,同樣有望在2021年實現稅收百億元。

  “百億樓”接連誕生,折射高質量發展新脈動。

  “百億樓”什麼樣?“總建築面積超27萬平方米,其中的兩幢辦公樓面積達16萬平方米。”恒隆地産高級董事彭兆輝介紹,恒隆辦公樓內知名企業眾多,如全球奢侈品巨頭LVMH、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全球五大房産諮詢公司之一的戴德梁行等。其購物商場內則雲集10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如LV、愛馬仕、迪奧等。

  國金中心則吸引了大量金融企業、專業服務機構的落戶,其商場內雲集了超過250家國際頂級零售店和全球旗艦店。如資生堂旗下高端化粧品品牌禦銀座2021年首次進入中國,就把全球精品旗艦店開在了國金中心商場裏。

  “百億樓”的成長,離不開消費能級提升、産業生態成型、營商環境優化等豐沃土壤。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高端線下消費回流國內市場,恒隆的‘購全球’平台承接了這些需求。”上海市靜安區投資促進辦公室主任龍芳説。當前,上海正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吸引全球品牌以首發、首秀、首店等形式挖掘中國消費潛力。

  感受中國大市場的魅力,恒隆廣場所在的南京西路是一個窗口。上海市靜安區商務委員會主任沈虹説,如果把南京西路比作一個植物群落,既有高大的“喬木”如恒隆廣場內的奢侈品品牌,也有“灌木”如久光百貨集聚的中高端一線品牌、輕奢品牌、設計師品牌,還有“草本植物”如南京西路沿線大量的概念店、便利店、品牌集合店、名特商店等。

  産業生態的成型也是催生“百億樓”的密鑰。從商貿龍頭企業開始,越來越多的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恒隆廣場。畢馬威中國政府與公共事務諮詢服務合夥人劉明説,在服務總部經濟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此類客戶可能就在畢馬威附近甚至是同一棟樓宇裏。“企業發展想要鏈結的合作夥伴,就在樓上樓下的鄰居中。”龍芳説,“上下樓”變“上下游”,讓樓宇經濟形成“內生良性循環”。

  上海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樓宇發展服務辦公室副主任陳晨説,在樓宇的招商過程中,通過打通政府、市場的信息共享渠道,共建動態數據庫,全面掌握樓內每家企業情況。借助數據精準“畫像”,引導産業上下游客戶群有效聚集,推動樓宇經濟高速、高效、高品質發展。

  “百億樓”的誕生並非一朝一夕。2001年,恒隆在繁華的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開業;2007年,成為上海第一幢稅收“月億樓”;2010年,成為上海第一幢稅收“月雙億樓”……20年來, 伴隨“百億樓”成長的還有上海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升級版’沒有‘休止符’。”上海市靜安區委書記於勇説,既要有資金、人才等大的配套政策,也有從小處着眼,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比如,進一步擴大“白領午餐”覆蓋面等看似小、實則不小的事。“構建新發展格局,只有努力把營商環境做得更好,才能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高端資源形成匯流效應。”

  對營商環境的重視,同樣體現在陸家嘴金融城的實踐中。從2021年開始,陸家嘴金融城在區域的稅收“億元樓”中試點“樓事會”制度,逐步形成“樓長-樓事會-樓宇黨群服務站-樓宇黨群組織聯盟-樓事工作聯席會議”的工作網絡。一幢“億元樓”好比一個垂直社區,入駐企業就是這個社區的居民。陸家嘴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説,通過樓事會平台,吸引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參與,打通服務樓宇經濟“最後一公里”。

  統計顯示,2021年陸家嘴稅收“億元樓”約110幢,靜安的稅收“億元樓”有望達到80幢。2022年,上海的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將繼續擴容,為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結提供重要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0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