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匯:布局金融發展“金三角”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桑彤 李榮)“再造一個徐家匯”的徐家匯中心ITC項目,集結近500家投資機構、居住逾30%上海金融高管的衡復地區,蓄勢待發的西岸金融城項目……承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特色功能,上海市徐匯區正在加快布局金融發展“金三角”,在徐匯濱江建設“新一代的數字金融城”。

在上海“一城一帶一灣”的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格局中,徐匯濱江是“一帶”外灘金融集聚帶的自然延伸,也與“一城”陸家嘴金融城隔江相望。目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已永久落戶徐匯濱江。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強調,要塑造更加優良的金融生態環境,吸引更高能級的總部型、功能型金融機構在上海落地。同時也為高水平的金融人才在上海落戶服務,為這些人才的落戶、教育醫療等各方面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2020年疫情最為焦灼之時,香港置地聯手中國平安拿下徐匯濱江西岸金融城項目,總建設體量約180萬方,集辦公、商業、酒店、住宅等業態為一體,其中60萬方寫字樓將在未來兩到五年內逐步完成建設交付,引入總部型金融機構、國際化投資機構、金融科技領軍企業,打造更具活力、更有張力、更以人為中心的世界級金融城新標杆。
徐匯區委書記曹立強&&,徐匯濱江已從“工業銹帶”蝶變成為“生活秀帶”,正在全力打響“科創繡帶”品牌。建設“新一代的數字金融城”,就是要讓金融、科技、文化共生共榮的新生態在徐匯濱江孕育、生長、繁榮。
根據規劃,將西岸金融城打造成上海全球資管中心新增長極,打造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特色功能承載區、金融科技新地標、世界級濱水金融城,是金融産業“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作。
集聚了眾多大院大所的徐匯區,通過厚植科技基因,正在走出一條具有徐匯特色的金融發展之路。數據顯示,徐匯的金融科技企業總數居上海第三位,已吸引平安壹賬通、中電金信、東方財富、Paypal、杉德、匯付天下、天天基金、同盾科技等重點機構集聚。區內資産管理類機構佔比較高,已吸引了東方財富、天天基金等持牌金融機構,上海國資經營公司、文盛資産等資産管理機構,以及軟銀中國、精文投資、瑞力嘉拾、盛宇、聯升等內外資投資機構。這些機構的集聚為徐匯形成“金融科技中心”“資産管理中心”雙輪驅動的發展態勢奠定了重要基礎。
與此同時,徐匯區還擁有完備的産業生態體系。2020年地區生産總值超2000億元,現代服務業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到100家。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現代金融四大戰略産業集群布局清晰,匯集了微軟、亞馬遜、騰訊、阿里等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強生、默沙東、石藥等生命健康標杆企業,網易、米哈游、巨人等全國前20強數字文娛企業。這些産業為金融業創新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在曹立強看來,金融應産業之需而生,隨産業發展而興。面向“十四五”,徐匯區積極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讓金融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圍繞上海打造全球資管中心這一目標,目前徐匯正在積極構建徐匯濱江地區、徐家匯商圈地區、衡復風貌區“金三角”核心功能區,着力打造金融機構集聚地、金融科技創新地、資管中心新高地,加快形成以金融科技為先導,資産管理為重點的現代金融産業集群。
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一流金融生態,徐匯區正在全面實施“匯金計劃”,發布“徐匯金融十五條”,加大對新設立或新遷入的金融企業以及為金融業作出傑出貢獻人才的扶持力度。
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鐘曉咏介紹,徐匯區金融辦和上海市首個實繳資本超百億的産業引導平台“徐匯資本”,將共同為區域金融資本搭建與産業和科創的鏈結平台,鼓勵科技創新在金融資管業務中的探索應用,引導更多優質企業運用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
可以預見,未來徐匯區將圍繞上海建設更高能級國際金融中心這一目標,構建金融産業載體“金三角”為金融機構打開新空間,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産業集群為資本提供新賽道,加大政策力度和優化營商環境為金融人才打造新磁場,努力成為金融機構“最佳合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