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業航天、腦機接口等寫入上海“十四五”産業規劃

2021年12月21日 10:00:15 來源: 文匯報

  高端裝備産業素有現代工業體系“脊梁”之稱。作為我國裝備産業的發祥地,上海將在“十四五”期間,以“高端引領、數字驅動”為核心,努力讓這根“脊梁”更有力地支撐“上海製造”。昨天,市經濟信息化委對近日印發的《上海市高端裝備産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作了介紹解讀。

  記者注意到,未來五年,包括商業航天、氫能裝備、保姆機器人,甚至腦機接口在內的一批前瞻性和戰略性裝備産業已被寫入《規劃》。總體上,到2025年,全市高端裝備産業的産值將增長到7000億元,形成以臨港新片區為核的“1+2+N”的空間格局。

  重點發展“7+X”裝備

  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上海一直是我國裝備産業發展的排頭兵。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劉平昨天&&,“十四五”時期,上海將繼續把高端裝備産業作為先進製造業的六大支柱之一,以“高端引領、數字驅動”為主線,進一步對接重大戰略需求。

  《規劃》設定的“十四五”目標是,到2025年,本市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創新增長極與核心技術策源地,産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市級特色産業園區超過20家,建設國家和市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100個,實現關鍵裝備與核心部件首&(套)突破300項,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2%以上。

  《規劃》明確了上海高端裝備産業重點發展的“7+X”領域,以及“1+2+N”的空間布局。重點領域中的“7”,包括四個上海傳統優勢裝備産業——智能製造裝備、民用航空航天裝備、民用船舶及海工裝備、高端能源裝備,以及三大重點裝備産業——節能環保裝備、高端醫療裝備、微電子裝備;而“X”則指的是軌道交通、工程機械、農機裝備、應急救援裝備等其他高技術含量的裝備領域。關於空間布局,《規劃》提出,上海將以臨港新片區作為高端裝備創新和製造核心區,以沿江發展帶、環灣發展帶為兩大協同發展帶,帶動若干特色産業集群組成示範發展區。

  七大任務邁向高端智能

  圍繞發展目標, 《規劃》以“高端化、數字化”為核心,提出七大工程任務,分別是數字化裝備融合工程、數字化生産提升工程、高能級創新引領工程、高價值産業鏈固鏈工程、高標準品牌創優工程、高質量載體建設工程、高水平協同發展工程。

  市經濟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數字化裝備融合工程,核心就是提升裝備的數字技術應用水平,包括為裝備加上“數字大腦”以及“數字感官”,從而增加裝備在數據採集、分析與處理方面的能力,提升裝備運行的靈敏度、穩定性、可靠性。數字化生産提升工程,將在應用側和供給側,同步提升智能製造的能力,一方面基於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建設40家以上的高端裝備市級智能工廠,打造一批柔性高效的智能生産加工系統、産線、車間;另一方面,將在上海培育至少15家年營收在10億元級別、具備行業一流水平的智能製造系統集成商。

  前沿硬核科技有望爆發

  記者還注意到,一批前瞻性、戰略性的裝備技術項目已被確定為上海“十四五”時期的發展重點。

  這意味着,未來五年,我們或許能在高端裝備領域見證前沿硬核科技的集中爆發。

  在民用航天裝備領域, 《規劃》提出,要推動“商業航天産業發展”,突破可重復使用運載等關鍵技術,開發高性價比的商業運載火箭。氫能應用對於碳減排碳中和意義重大,上海將在“十四五”期間,加快突破氫的制、儲、運、加等關鍵裝備,推進産業化。微電子裝備領域,上海將瞄準光刻、刻蝕、沉積、離子注入等環節,努力在關鍵製程上實現産業化突破。高端醫療方面, 《規劃》明確提出,將積極發展腦機接口、虛擬現實等技術的康復訓練裝備。專家&&,上海對未來趨勢的研判非常到位, 《規劃》的落地將對産業發展起到引領作用。

  此外,對於機器人這個高端裝備的標誌性産品, 《規劃》也有重點着墨。市經濟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解讀説,預計“十四五”時期,不僅工業機器人將快速發展,清潔、教育、養老等服務機器人也將“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的夥伴。

【糾錯】 [責任編輯: 沈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8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