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雲書院何以成為“最年輕”上海好商標
新一批上海好商標日前出爐,“馬利”等78件商標獲評,它們與首批認定的62件上海好商標一起,組成了代表上海品牌實力的“商標矩陣”。這批好商標中,既有不少沉澱百年歷史的商標以及老字號商標,也有一批新孕育的商標,比如:僅有三年“資歷”的朵雲書院就“過五關斬六將”,成為所有140件上海好商標中“最年輕”的成員。
上海市商標品牌協會日前為“朵雲書院”商標的所有者上海世紀朵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頒證授牌。“朵雲書院的獲評意義,在於它能體現上海文化品牌的輻射價值。”在多位上海市商標品牌協會專家的評審意見中,商標的價值正從過去的資歷、經營收入漸漸轉向文化影響力等更高階標準,折射出上海品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
每家店都能留下獨特印記
朵雲書院很年輕,商標品牌主體“上海世紀朵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註冊至今剛滿三年。三年內它一共在上海開了5家店,從數量上説並不算多,但在評審團的眼中,“每一家店都能在上海留下獨特印記”。
最“爆款”的門店,莫過於坐落在上海中心大廈52層的“朵雲書院旗艦店”,一夜之間成為“必打卡”文化地標。但朵雲書院沒有停留於此。上海世紀朵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凌雲更願意用“文化地標”來概括品牌的整體調性,比如,上海中心大廈旗艦店代表國際化,思南書局代表新海派,朵雲書院·廣富林店代表新中式,思南書局·詩歌店是首家垂直店,朵雲書院·戲劇店則是首家融入餐飲業務的門店。書院的業態不斷創新,小而美、大而雅的人文調性卻逐漸凝結,成為上海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及行業標杆地位的文化商標品牌。
市商標品牌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海涵認為,一個商標品牌變得優秀,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共識,是消費者選擇和市場確認的結果,而從商標的發展趨勢來看,其最高境界是承載文化,在情感上能夠引起共鳴,從而建立標識度,朵雲書院雖是新品牌,但能在傳統文化中煥發新的生機,就已經成功了。
上海文化輻射力成“關鍵加分項”
如果按“論資排輩”的標準來評判,誕生僅三年的朵雲書院並不達標。林海涵告訴記者,最後打動評審團的“關鍵加分項”,在於文化輻射力。
“源自上海的朵雲書院已走出上海,走向全國。”凌雲向記者更新了業務狀態,今年,朵雲書院分別在四川成都和浙江黃岩開了兩家門店,都是當地政府來邀請入駐的。不僅如此,朵雲書院還已確定明年將在江蘇蘇州、鹽城開店,一些地區的門店品牌授權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某種程度上説,它已成為上海城市文化客廳的一張靚麗名片。
“商標品牌具有穿透力。”市工商聯副主席、市商標品牌協會會長樊蕓認為,朵雲書院雖然年輕,但代表着當下上海最熱門的文化商標,更有機會代表上海文化品牌走出去,體現出上海文化品牌的輻射價值。
進一步講好“上海故事”
包括朵雲書院、馬利、老鳳祥等在內,今年評審認定的上海好商標涵蓋了上海服務、製造、購物、文化等四大品牌領域。其中,馳名商標16件,佔比21%;原著名商標有53件,佔比68%;老字號商標有19件,佔比24%;百年以上歷史的有3件,佔比4%;50年以上歷史的有12件,佔比15%;商品商標佔比81%,服務商標佔比19%。
林海涵&&,今年上海好商標的評審認定,既突出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産業、高端製造業等的支持力度,也突出對現代服務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産業和文化産品的支持力度,旨在進一步弘揚上海商標品牌文化,發揮商標品牌效應,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下一步,市商標品牌協會將採取有力措施在商標品牌宣傳上發力,搭建商標品牌數據平台,不斷擴大上海商標品牌影響力,進一步講好上海、中國故事,唱響民族商標品牌,推動商標品牌做大做強。(記者 徐晶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