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原沙漠、在城市叢林,活躍着一支與地下空間對話的青年地質隊伍,他們用汗水、智慧探索深部空間的奧秘,與深淵對話,傾聽大地的迴響,為廣袤的土地帶去無盡的生命力。他們就是寧夏深部探測方法研究示範創新團隊,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局下屬唯一一支從事地球物理調查研究的專業技術隊伍。
自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批復成立以來,寧夏深部探測方法研究示範創新團隊先後承擔自治區級重點研發、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余項,解譯全區各級斷裂200余條,推廣了城市道路快速無損檢測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為全區地質構造、礦産預測和城市公共安全風險防範等方面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先後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20余篇,培養“自治區級學術科技帶頭人後備人選”1名、獲得“中國地質學會野外青年地質貢獻獎——金羅盤”1人,團隊榮獲2023年“自治區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在“雙碳”戰略大背景之下,寧夏深部探測方法研究示範創新團隊積極對標自治區“生態立區”戰略,開展銀川都市圈深部地熱資源調查研究工作,針對寧夏地區巨厚黃土層覆蓋,常規地球物理方法勘探難度大的難題,組織開展綜合地球物理方法關鍵技術研究,利用高精度重力調查、微動等技術,圈定地熱資源限制開採區12處、遠景開發區3處、遠景勘探區15處,指導細化“對流型”地熱資源開發遠景區17處,為自治區地熱資源規劃提供技術支撐。
同時,團隊還聚焦地下空間探測利用,通過多源數據融合構築了羊場灣礦區三維地質模型,對寧東地區的主要地質災害(煤礦採空造成的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進行準確預測,為地質災害預防和評價提供技術支撐。聯合自治區地震局、寧夏大學土木工程防震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用淺層人工地震、探槽等手段,整體評價了銀川平原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和危害性,為全區地震、地災等安全領域提供預測預警,為深部地下空間探測開發利用提供地球物理解決方案。
“當課題間的壁壘被打破,只憑相同的愛好,就能碰撞出奇思妙想的火花。向地球深部進軍,我們青年地質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接過“自治區工人先鋒號”獎牌的那一刻,自治區深部探測方法研究示範創新團隊負責人白亞東激動地説。
下一步,寧夏深部探測方法研究示範創新團隊將緊盯寧夏急缺、潛力礦産資源需求,立足創新驅動,通過引進無人機航空磁等技術,為後期煤炭開發提供重要技術支撐,為寧夏黃河流域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提供資源保障。
責任編輯: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