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TTIP 奧巴馬“退休前”謀政治遺産難如願?
TTIP為何飽受爭議?

支持者反對者各執一詞
TTIP談判自啟動以來,一直飽受爭議,支持和反對的聲音從未中斷。
支持者的主要理由:一、通過廢除進口關稅和調整標準,TTIP可以刺激經濟,為雙方創造就業崗位,比如在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每4個工作崗位中,就有一個直接或間接與貿易相關;二、歐盟和美國應該聯手,防止亞洲在全球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三、在汽車製造等領域設定共同標準,可以降低生産成本,給消費者帶來更低的價格;四、可以使歐洲和美國在政治上更加緊密。
而反對者同樣理由充分,主要包括:一、協議可能削弱一些旨在保護消費者、工人或環境的標準,因為這些標準被視為“貿易障礙”;二、一些條款很可能削弱主權國家在貿易爭端中的決策權;三、進口關稅每年為歐洲帶來數以億計的收入,TTIP會讓這筆收入化為泡影;四、國家補貼可能受到影響,從而威脅到歐洲文化多樣性。詳細
政府解釋:你們錯了,這是雙贏
據法新社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23日在視頻聲明中強調,TTIP並不會凌駕於民眾權益之上。“我們不願民眾留有真相被掩蓋或規範被破壞的印象。情況正好和這一印象相反。”
默克爾把這一協定稱為“雙贏局面”,並&&歐洲和美國有機會就環境和消費者保護達成原則性共識,由於市場規模巨大,“可以由此制定全球標準”。
此前,奧巴馬在英國倫敦訪問時試圖正面化解TTIP懷疑者的擔憂,在演講中奧巴馬承認過去的一些協議“僅為滿足大企業的利益服務,但在為參與其中的各國工人提供服務方面卻是不成功的”。
22日與奧巴馬會面後,英國首相卡梅倫也強調,TTIP“會為我們的帶來數十億計的經濟受益,並且可以為其他國家樹立可以效仿的標準”。詳細
德美民調:我們就是不約
面對各種爭議,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對TTIP&&懷疑,近日就連德國經濟部長加布裏爾也承認,“TTIP有可能會失敗”。
最近一項民調顯示,只有17%的德國人支持TTIP,遠遠低於兩年前55%的支持率。而同一時期,持堅定反對態度的人從25%增長到33%。
而美國人對此協定的態度也不甚樂觀。支持者從53%降到15%,還有將近一半的人不願表明態度。
面對奧巴馬看守政府,美國和歐洲的分析人士認為,與其勉力爭取達成TTIP談判,白宮更可能致力於儘早實現奧巴馬政績工程之一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