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更多證據指向寨卡病毒引發小頭症

2016年03月16日 15:51:0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目前在美洲多國肆虐的寨卡病毒與新生兒小頭症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是醫學界當前研究熱點。一項對幾年前法屬波利尼西亞寨卡疫情的回顧性評估顯示,孕婦在孕期前3月感染寨卡病毒後,出現小頭症等出生缺陷的風險約為1%,大大高於通常情況。

  相比之下,通常情況下醫學界記錄到的新生兒小頭症比率大約為萬分之二。研究負責人、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西蒙·科舍梅在新聞公報中説:“我們的分析強烈支持目前的假設,即新生兒小頭症與孕期前3個月感染寨卡病毒有關。”

  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英國《柳葉刀》雜誌上報告説,他們對2013年至2014年間法屬波利尼西亞爆發的寨卡疫情進行了統計分析,當時有高達三分之二的當地人口感染了寨卡病毒,但大多數人僅出現了溫和症狀或甚至無症狀。研究人員試圖對當時的孕婦感染者及新生兒情況進行追蹤調查,來量化寨卡病毒引發小頭症的風險,以期對目前的美洲寨卡疫情提供參考。

  研究人員對當時記錄的孕婦感染及新生兒出生缺陷情況進行了調查,並進行數學建模。模型綜合評估顯示,孕婦在孕期前3個月內感染寨卡病毒後,新生兒出現小頭症的風險為1%。科舍梅説,“(孕期)前3個月是最為關鍵的”。

  他們認為,這一風險雖然與其他孕期感染導致出生缺陷的風險相比並不高,但由於寨卡爆發期間,孕婦感染寨卡病毒的風險相對較高,因此掌握出生缺陷的風險仍然意義重大。

  這一風險比研究人員預想中要低得多,比目前在巴西觀察到的小頭症風險也明顯要低。在這次寨卡疫情中,僅巴西就已確診了700多例小頭症病例。一些醫學專家評價説,這很可能是因為,自2013年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寨卡疫情以來,病毒本身也出現了變異,毒性變得更強。

  並未參與上述研究的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納塔莉·麥克德莫特評價説,這一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目前在美洲等地爆發的寨卡疫情還很難説,畢竟法屬波利尼西亞人口構成較單一,基因多樣性不高。

  儘管這項新研究還未能最終確證寨卡病毒與小頭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但醫學界仍認為調查得出的數據十分重要。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德里克·蓋思勒爾説,這一研究讓醫學界進一步相信孕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會導致小頭症,而且首次明確了孕期前3月這一風險期,這對於提醒孕婦感染風險十分關鍵。

  近期多項醫學研究都指向寨卡病毒與小頭症之間的直接關聯。例如此前一項研究發現,寨卡病毒能夠“選中並攻擊”那些對胎兒大腦發育關鍵的細胞。

  寨卡病毒在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流行,其中巴西、哥倫比亞等美洲國家疫情最重。15日,古巴衞生部也報告説,該國出現了首例本土感染的寨卡病例。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琼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83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