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襲後的巴黎:市民恢復秩序 鮮花對抗襲擊(圖)
襲擊兩天后巴黎恢復秩序
恐怖襲擊之後,巴黎人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恐怖分子所要的就是恐嚇我們,讓我們充滿恐懼。”13日晚,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兩個小時後,法國總統奧朗德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法國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加強邊境管控,要與伊斯蘭國“開戰”。BBC歐洲組編輯卡特雅·阿德勒在社交媒體上稱,奧朗德講話時“明顯在顫抖”。
進入緊急狀態之後,巴黎的警戒程度上升到了歷史最高級。此後,巴黎緊急抽調3000名警力,共同執行首都區域的治安巡邏。這是巴黎1944年以來首次實施緊急狀態,上一次如此“嚴陣以待”,還是在二戰的炮火連天中,當時的敵人是納粹鐵騎,而這一次,敵人變成了隱蔽在暗處的恐怖分子。
在巴黎工作的中國女孩小雨説,法國華人的微信群裏,每天都有不辨真假的消息滿天飛:
“注意,巴黎北部一條道路封閉了,一堆警察衝了進去!”
“我們家樓下,警車哇哇哇地呼嘯而過,會不會又是哪遭遇恐怖襲擊了?”
“我們這邊不僅能聽見警車,還能聽見直升機的聲音……”
更有人&&,“我已經買了足夠吃一星期的食物,接下來一星期,我都不會出門。”
但對小雨來説,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她説,與國內想象中巴黎人心惶惶,街上人煙凋敝不同的是,“黑色星期五”之後的周末,巴黎人就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塞納河左岸的露天咖啡館裏擠滿了人,餐廳、酒吧,一切公共場所,都恢復了正常秩序。
15日晚,巴黎市民聚集到共和國廣場,自發紀念在襲擊中遇難的人們,鮮花、蠟燭鋪滿了地面,共和國廣場的獅子像上都貼滿了悼詞,小雨也和朋友一同去了共和國廣場,參加紀念活動。
回到咖啡桌上,回到室外去
129人,這是法國政府19日公布的確認身份的遇難者人數。20日,遇難者人數已經上升到130人,一名重傷者宣告不治身亡。根據法國政府的公告,遇難者中,除了23名外國人之外,其餘全都是法國公民。
在這次恐怖襲擊中,生活在北京的法國作家何諾有三個朋友失去了親友。“在一個像巴黎這麼大的城市,130人遇難意味着,幾乎每個人都能找到跟他們共同認識的關係網絡。”
何諾説,遇難者大部分是25到45歲的青年和中年人,這正是最活躍的一個群體,他們喜歡室外活動,性格外向,熱愛生活,也懂得享受生活。
34歲的雅辛托斯是一家餐館的服務員,他在餐廳襲擊中遇難。13日晚上,雅辛托斯跟朋友們一起在11區夏洪尼路的La Belle Equip餐廳慶祝自己的生日。之後,恐怖分子持槍闖進餐廳向無辜民眾掃射,造成19人死亡,23人受傷。“他們當時有18個人一起為雅辛托斯慶祝生日,只有一個朋友因為去衞生間而躲過一劫。”雅辛托斯的母親米麗婭姆·柯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説。
“去劇院、去餐廳,去露天咖啡館喝咖啡,這就是法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是法國人所要捍衛的價值觀。”何諾説,恐怖分子針對的正是最普通的法國民眾,“他們(恐怖分子)想讓我們恐懼、分裂,想讓我們躲在家裏,但我們不會這樣做。”
從14日開始,法國人用前所未有的熱情,來表現他們的團結。
危難當頭,巴黎市民向驚魂未定的同胞和外國游客伸出援手。巴黎人在社交媒體“推特”和“臉書”上發起一場“開門運動”。不少巴黎市民打開自己家門,讓無處可去的陌生人來自己家中先“避一避”。
16日,法國人在社交網絡上發起了“我在露天咖啡座”活動。“回到咖啡桌上,回到室外去,”在社交網絡的召喚下,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拍下了自己在露天咖啡座喝咖啡的照片,並上傳到這個標籤下。一些露天咖啡館外面,甚至排起了長隊。
與“我在露天咖啡座”一同進行的,還有“我是巴黎人”和“我是迪塞爾”。迪塞爾是法國黑豹突擊隊的一條警犬。18日凌晨,黑豹突擊隊對一處恐怖分子住所採取行動時,迪塞爾咬住了一名嫌疑人,卻遭遇自殺式炸彈而犧牲。
“我們不會害怕,因為如果我們害怕了,他們就贏了。”何諾強調,“他們用槍來攻擊我們,我們會用自由來還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