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政 國際 港澳 臺灣 財經 法治 社會 紀檢 體育 科技 軍事 文娛 圖片 視頻 論壇 部落格 微博
新華網 > > 正文

世界經濟更需要中國龍與印度象共舞

2015年09月01日 08:28:13 來源: 海外網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和印度兩國的經濟總量或許還不相上下,但伴隨著30余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遠遠超過印度。眼下,當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的關鍵時期,印度經濟卻展現出“後勇”之勢。與前些年的兩位數增長大相徑庭,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GDP同比增幅降至7%。相比之下,作為另一個極具活力的新興經濟體,印度經濟卻看起來卻展現出異軍突起的態勢。于是乎,一些一向熱衷炒作“中印競爭”的西方媒體再次打出類似“‘印度龜’將超越‘中國兔’”的論調。

  客觀來看,現如今印度經濟的成績單雖然靚麗,但只能説帶有“後來”特徵,還夠不上“居上”的水準。由于經濟總量上存在差異,中國經濟每增長1%帶來的增量大體相當于印度經濟增長5%帶來的增量。不過,現如今中國經濟的減速已成為“新常態”,而印度經濟加速增長則成為“新趨勢”。如果“新常態”與“新趨勢”長時間並行,印度經濟相對中國來説“後來居上”也並非沒有可能。想當初,我們也不敢想像有朝一日會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對印度經濟走向的研判恐怕也需要更為動態一些。

  盡管印度經濟很有起色,我們也無需過度擔憂。現階段,印度經濟總量大體上只有中國的大約五分之一,其中,兩成的差距與中印兩國的人口差距相對應,而從另外八成的差距則源于中印兩國每人平均産出水準的不同。近期,印度經濟雖然發展比較快,但內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不僅貿易逆差越來越大,而且通貨膨脹水準也居高不下。在這種情況下,印度要保持經濟加速發展的可持續性並不容易。事實上,如果有朝一日印度經濟真的能夠與中國並駕齊驅,對我們來説也不一定是壞事,到那時或將會看到更多的機會溢出。

  面對印度經濟的崛起,同樣力求發展經濟的我們應該正確看待。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和印度同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的經濟體,印度經濟加快成長不可能不對中國經濟産生影響。我們希望印度經濟崛起能給中國帶來更多的機遇,但也要看到,中印兩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替代性。站在國際産業分工格局再調整的高度看,當前國際産業轉移的雁型模式並沒有完全過時,中國在前些年一直是勞動密集型産業跨國轉移接力進程中的“接棒者”,而目前來看,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産業也到了要“交棒者”時刻。綜合各方面的條件,印度無疑是下一個勞動密集型産業跨國轉移最理想的“接棒”者。

  盡管印度經濟崛起對中國而言不乏競爭的成分,但更要看到,一個更大經濟體量的印度也會給中國帶來更大的商業空間。固然,伴隨著莫迪政府上臺後積極推進“印度制造”,印度制造業客觀上會強化與中國同行“搶飯碗”的能力,但換一個角度看,與一個擁有強大制造業的國家進行合作,中國制造業會尋找到更大的優勢互補空間,特別是在非傳統制造業方面的合作機會更多。若真能在非傳統制造業上對接成功,那麼,即使中印兩國同行存在競爭,也不會僅僅限于“搶飯碗”,而是“搶飯盆”、“搶飯鍋”。為了芝麻大的利益爭得你死我活,對于中印兩國制造業都不是明智之舉。

  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制造業尋求與印度同行在非傳統領域發展互利合作要突出重點,體現優勢,要結合中國的産升級拓展更多新的發展空間。相對而言,印度的基礎設施條件相對滯後,在不遠的將來恐怕會構成印度經濟發展的掣肘。與之相對應,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在世界上很有影響力。目前,中國的鐵路建設水準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別是中國建設的高鐵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成功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印兩國至少在鐵路建設領域能夠找到更多合作機會。據了解,目前兩國正在謀求重載運輸、火車提速、車站發展及能力建設等方面展開合作。

  近一段時間,中國外貿形勢不樂觀,但中印兩國之間的貿易卻較為活躍。2015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7.2%。同期,中印兩國之間的貿易卻取得9.8%增長,一降一升之間相差了17個百分點。就中印兩國的未來合作前景而言,貿易空間看起來很誘人,中印兩國在投資、服務貿易、承包工程、技術合作等其他領域也不會無所作為。在整個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中印兩國相關産業間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中印兩國貿易能夠逆大勢增長這個事實本身就釋放著強烈的信號,這就是在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中印兩國間存在著更大的合作空間有待利用。如何將這種合作空間用好用足,則應當是中印兩國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相伴而行的主基調。

  (白明,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

[責任編輯: 林杉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341281866151